|
宏观经济面临六大“两难”问题
人民币是否升值 出口是否扩大 劳动者收入是否增加房地产怎样调控 资源价格是否上调 宏观政策何时退出
新华社7月4日电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更加明显,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至为不易。 我国经济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诸多困难后,依然面临异常复杂的形势。复杂更多地体现在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上,体现在目前的调控并非“非此即彼”,而是要搞好各种关系的平衡。 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6月份出现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一些专家提出了这样的担忧,如果欧洲债务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碰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就会明显增大。 世界经济虽整体复苏,但欧洲债务危机前景不明。虽然出台了巨额稳定基金,但欧元区货币统一、财政各自为政的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一旦危机蔓延就可能影响中国的出口。经合组织经济学部经济政策组主任库尔内德预测,欧元若贬值10%,未来五年对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在-0.1%至-0.4%。 根据经济学家的梳理,中国经济面临六大“两难”问题:人民币升值若过快会面临出口恶化、就业困难,不升值又会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既要增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也不能再走过去一味扩大出口的老路;要提高劳动者收入,但相应的企业成本也会增加;房地产调控不可半途而废,但房地产大萎缩也对经济不利;节能减排要上调资源价格,但当前物价需要控制;宏观政策退得过早有二次探底的风险,退得太晚又会加大通胀压力。 温家宝总理日前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极为复杂,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形势,冷静观察,科学判断,未雨绸缪,沉着应对,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