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游 泳“ 补 课 ”
——李丰强游泳培训中心见闻
作者:张顺

  进入盛夏高温季节,各类避暑消夏的物品与活动,也格外热了起来。在无臂教练李丰强执教的齐星湖游泳培训中心,记者见游泳池里人头攒动,游泳池外熙熙攘攘——门口到处都是送学生来的家长和下一批将进游泳池学习的学生。
    学游泳,并不仅仅为消夏
    记者问一个老人,为什么送孙子来学游泳?老人答道:“孩子放了假,没哪里去,天又热,就送到这里来了。”
    但大多数家长认为,送孩子来学游泳,不仅仅是为避暑。会游泳,应该成为孩子的一种生存能力。
    “前些时万店的几个孩子掉进了水库,如果她们会游泳,怎么会被淹死?”一位学生家长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是呀,学校的体育课要是教会孩子游泳就好了。”“现在的孩子,会游泳的,是越来越少了!”“我们那时候学游泳……”
    几位年轻的学生家长回忆起自己当年学游泳的情景,那时候没空调没淋浴,傍晚时分,大人小孩就相邀到小河池塘洗澡,在水里不经意的扑腾中,就学会了“玩水”。尽管多是“狗扒式”,扑通扑通地水花溅起老高,但在水中也能对付一阵子了。而现在,纯粹为洗澡,也没必要再去小河池塘,再说只一个孩子,更不能放心让孩子到野外去学游泳了。学校的课本上有游泳的内容,可那是纸上谈兵呀。
    记者就此请教一位中学体育教师,他说,以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有“游泳”的内容,可体育教师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叫我到哪里去教学生游泳?
    中小学游泳设施极为缺乏。看来,只有家长们想方设法为孩子“补课”了。
    一个在海滩守衣服的女孩
    在李丰强游泳培训中心学习游泳的不仅是中小学生,还有一些成年人。其中,就有一个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的女孩。
    这位女孩在深圳工作,一次与同事到海边玩,同事们都穿上花花绿绿的泳衣下海,她却傻眼了——自己不会游泳,无奈,她只好孤单单地留在海边给同事们看衣服。
    回随州休假,她对父母埋怨开了:我几岁的时候,想学游泳,你们说,“你个小娃子,学个么游泳?”我十几岁的时候,再提出到黄垅体育馆的游泳池里学游泳,你们说,“你个大姑娘,到那么一个露天游泳池里,怕不怕丑?”好哇,现在连黄垅体育馆也没有了,想学也没地方学了,只好在外面去丢丑!
    此时这女孩的父母诚恐诚惶,几经打听,找到李丰强游泳培训中心。女孩经过一个星期的系统学习,很快就学会了游泳的本领。她高兴地对李丰强说:“谢谢你,李指导,我再也不会给人家看衣服了!”
    无臂青年的“教头”生涯
    李丰强,这位8岁失去双臂、奋力拼搏赢得40多枚奖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冠军,如今已是桃李遍地的国家二级教练。
    谈到当游泳队员与当教练不同的感受,他说:“更累了,以前只是拼尽了气力地练,现在既要用力,更要用心,观察分析学员的心理情绪、身体结构潜力特质等等,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并协调整个教练团队的工作。参加竞技比赛的要尽快提高成绩,普及健身的要速成高效……”
    其实,李丰强为他的“教头”生涯做了充分的准备。早在2004年,他还是国家残疾人游泳队的队长,已经协助教练指导其他队员训练。2007年到2008年,他通过了国家严格的教练资格考试,从初级、三级,直到二级。为了练兵,他以“丰强培训队”的名义,带队参加了武汉市运动会的游泳项目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经他训练的学员,有的输送到省队“深造”,有的在一些全国性的大赛上崭露头角。
    “有一些青年人,包括健全人和残疾人,他们都有一个在游泳竞技比赛中拿奖牌的梦,我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帮他们,帮他们圆那个梦。对那些中小学生,限于目前的各种条件而无法学游泳,我会帮他们补上游泳这一课。而在不远的将来,我希望游泳不仅成为一种竞技项目,一种锻炼方式,一种生存技能,更是普通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李丰强充满信心地展望着未来。
  
    (本报记者 张顺)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游 泳“ 补 课 ”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