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二化螟纹枯病较重发生
本月中下旬为防治适期
作者:邱学锋、
本报讯 记者邱学锋、通讯员张祥龙报道:据市植保站日前发布的“病虫情报”,预计我市今年中稻二代二化螟为大发生(5级),纹枯病为中等偏重程度(4级)发生,局部大发生。专家提醒各地抓住当前阴雨间隙,加紧防治。 据市植物保护工作站的田间调查表明,我市今年一代二化螟加权平均亩残虫量3040头,是去年和历年的1.5倍,其中随县为1845头,曾都为1625头,广水为6623头。是近10年来残虫基数最高年份;加上今年我市中稻栽插期长,生育期不整齐,对二代二化螟的发生有利;气象预报7月份气候条件对二代二化螟的发生也无不利影响。因此预计今年我市二代二化螟为大发生(5级),全市发生面积将超过150万亩。是近10年来发生最重的一年。若防治不力,平均螟害率将超过8%,高的可达20%以上。 根据一代残虫发育进度推算二代防治适期为7月22-31日;因残虫量高,所有中稻田都为防治对象田;因二代二化螟发生量大,发育不整齐,产卵期长,一次用药很难控制其危害,应在7月22日左右和7月29日左右连续用药两次进行防治 (随北地区可推迟到25号开始用药);防治药剂:(1)亩用25%唑磷·毒死蜱60-90克或20%闪击螟(阿·三)50-70ml或48%毒死蜱亩用60-80ml;(2)亩用1.8%卷叶康或1.8%阿维菌素亩用80-100ml;(3)亩用18%杀虫双300ml。 另据市植保站分析,水稻纹枯病在我市中稻上常年发生较重,发生面积大,田间菌源量足。该站7月8-9日调查,病田率86%,平均病蔸率23%,病株率7.7%。曾都站7月5日调查,平均病蔸率34%,病株率3.8%;广水站7月5日调查,平均病蔸率8.5%。加之我市种植的主要品种均不抗纹枯病,目前正值水稻孕穗期,水肥条件好,气温高,对中稻纹枯病的发生十分有利。预计我市中稻纹枯病为中等偏重程度 (4级)发生,局部大发生。 其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田管和药剂防治。田间以湿润管理为主,不灌深水,增施钾肥,忌偏施氮肥;药剂防治:7月中下旬蔸病率达30%的田块,要立即用药防治,亩用30%苯甲·丙环唑 (喜苗)30ml或20%井冈霉素粉50克兑水50公斤于田间露水干后均匀喷于稻株中下部进行防治,间隔5-7天连续用药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