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重罚之下,绿豆为何难“降火”
信息不畅调控不及时加大供需矛盾和价格波动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近期通报,七家涉嫌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企业被物价部门处以最高100万元的处罚,这被认为是继5月底发出加强市场管理警示后,对农产品价格调控的又一剂 “猛药”。然而,记者再赴绿豆主产区调查发现,与前期调控取得成效相比,此次绿豆价格不降反升。重罚之下绿豆为何不“降火”?
    价格上涨缘于豆乡缺豆?
    2010年以来的绿豆价格异常波动,引起各方关注:先是持续高涨,至5月中下旬达到高点,在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后,绿豆价格应声下跌。然而,这一行情仅仅稳定了一个月,进入7月后即出现强劲反弹。
    占全国绿豆销售总量40%左右的吉林省洮南市,绿豆价格近20天来逐渐走高,每公斤上涨4元左右,已反弹至15元以上。然而,红火的价格并未带来市场交易的红火,北京、广州等地经销商纷纷表示绿豆货源告急。”
    20日,记者赶赴“绿豆之乡”吉林省洮南市调查。“这些天各地客商来电催货,我开价15元一公斤到乡下收购了几天,基本是无功而返。”洮南市吉豆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亚军说。洮南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商贸局项目综合科科长常立春表示,虽然目前价位很高,但很少实现交易,确实是没豆了。
  制度漏洞给钻营者可乘之机
    “综合多重因素来看,今年绿豆供应大幅减少是事实。由此判断,本轮价格上涨,市场供需是主要因素,但由于存在信息不畅、调控不及时以及市场投机因素,客观加大了供需矛盾和价格波动幅度,给钻营者以可乘之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马光远分析说。
    “价格上涨如果只限于市场内部各方博弈,还不致背离常态。但今年太不一样了,涨得叫粮商、粮农、消费者个个心惊肉跳。”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协会秘书长刘笑然表示,这次杂粮圈里虽不排除游资的身影,但我们更应注意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维护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杂粮产销市场的制度化建设。
    政府部门应提前预警。专家指出,从绿豆市场来看,价格异常波动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去年秋天绿豆收获时对产需情况发布预警信息,适当限制出口,有助于平衡国内供需;如果今年春节后对国内库存进行预警,鼓励进口,亦有望平抑价格。
  预警调控,避免价格“过山车”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受前期高价影响,吉
    林省绿豆种植面积及内蒙古部分地区的
    种植面积均有大幅度增加。今年洮南市
    周围绿豆种植面积几乎增加一倍以上。
    一些业内人士开始担心,如果产量
    增加,价格自然会回落,这将使盲目扩大
    种植面积的农户利益严重受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副主任程国强表示,从历史上看,绿豆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涨跌,受害最惨的往往都是信息最不灵通的农户,而且会伤及供销各方和消费者。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说:“大蒜、绿豆等小品种的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原因很多,但根本问题还在于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不规范,尤其是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导致消费者多花了钱,农民却难以得到实惠。”
    显然,小宗农产品的市场调控,不是光靠一纸罚单就能实现的,应构建规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防范游资炒作和不法商贩串涨。
  (据新华社7月21日电)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重罚之下,绿豆为何难“降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