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兴则随州兴
——一论“工业兴市”战略
工业兴市,一个事关随州发展、随州人民福祉的命题。 7月16日,市委工作会议响亮地提出:高举工业兴市大旗,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市委书记王祥喜强调:工业兴市是主战略。 工业兴市,作为加快随州发展的主战略,符合随州实际。 随州市是个工业基础还不强的新兴地级市。这些年招商引资抓项目,工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块头不大、进度不快、结构不优、后劲不足的问题。 我们羡慕沿海、东部发展快。细分析,他们快就快在工业经济上。多数地方是工业上去了,第三产业也跟着上去了,农业产业化路子也宽了。沿海和东部,许多地方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总值中的比重超过了50%,有的甚至超过了60%。而我市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只有43.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 工业兴市,重视工业,狠抓工业,振兴工业,全面叫响 “随州制造”,加快随州工业发展的速度,做大随州工业经济的块头,就抓住了随州经济的关键。 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了,块头大了,不仅仅是税源多了、财政“蛋糕”大了,而且城乡大众就业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了,会产生民众幸福指数提升、商贸兴盛、旅游活跃等一连串的连带效应。 工业兴市,作为加快随州发展的主战略,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潮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纵观世界历史,那些先富起来的国家,几乎都是工业化启蒙早、行动快、收效好的国家。落后就要挨打,这落后首先就是工业落后。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曾有过惨痛的教训。 今天,我们的国家奋进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沿海和东部的一些地方甚至已完成初步的工业化,正在寻求工业化比较充分条件下的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他们是先行者,是我们的榜样。随州工业化的程度还太低,工业还显得弱小,还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大众就业机会,还不能提供社会协调发展的足够的财税来源,还不足以带动三产业、反哺一产业。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我们还需集中精力、财力、智力,下力气狠抓实干。 工业兴,则随州兴。 (本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