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稻后期管理要点
作者:采阳明学摘录
目前正值水稻孕穗中后期,气温高,植株蒸腾量大,是水稻一生中生理生态需水最多时期,也是对水分最敏感时期,故这一时期切忌断水干旱,应采用“浅水促分化,寸水保怀胎”的管水方法。 首先应科学追施肥料。前段阴雨天造成水稻生育受到抑制,预计抽穗期在8月10日左右,比上年晚5-6天。对已施入穗肥的苗数足、叶色正常的田块,可少施或不施氮肥,亩施4-5公斤氯化钾壮秆防倒,增粒增重,提高产量;对苗数不足、叶色偏黄的田块,复水后应增加保花肥用量,亩施尿素5公斤先让其恢复生长,待穗子刚抽出时,可再亩施2-3公斤尿素+2公斤钾肥作粒肥 (优质稻亩施氯化钾3公斤)。抽穗扬花阶段还应大力推广叶面喷肥技术,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00克或叶面专用肥兑水40公斤均匀喷雾1-2次,既可防早衰,又能增加千粒重。 其次是搞好水分管理。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对水分的需要较敏感,应坚持“浅水抽穗,湿润灌浆”的原则,保持田间有适当水层,其它阶段均以间歇灌溉,湿润为主。生产中切忌长期深水漫灌,造成发育不良,病虫害发生重;后期断水过早,影响水稻二次灌浆。水稻收获前7天断水,是防止后期早衰,提高粒重获得高产的关键。 同时要狠抓病虫防治。八、九月份是水稻病虫害发生高峰期。今年“两迁”害虫迁入早,虫量高,发生范围广。特别是8月上中旬如遇阴雨天气更容易使水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三代三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大发生。在中稻抽穗前7天和破口露穗期亩用30%爱苗20克或25%使百克30克或井冈霉素粉50克防治稻曲病两次;在中稻刚抽穗时亩用瘟毕克30克或稻瘟灵100克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于穗部预防穗颈瘟;对8月15日前未能抽穗迟熟田块在中稻破口期应重点防治三代三化螟,亩用20%杀螟宝70毫升或13.5%虫死净80毫升兑水50公斤喷施;稻飞虱亩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克或48%毒死蜱乳油80毫升防治1-2次;稻纵卷叶螟每亩选用10%阿维氟虫双酰胺悬浮剂20-30毫升或72%丙溴磷乳油40-50毫升或48%毒死蜱乳油80毫升防治一次。如施药后遇到阴雨天气,天晴后需要补防一次。 (采阳 明学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