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嫌犯魏克进的灭亲逃亡路
  本报记者 徐军国通 讯 员 张建国、彭松
    8月18日下午6时30分,随州“7·8”灭亲嫌犯被公安部通辑的B级逃犯魏克进,被
    全副武装的曾都民警押
    解回随州,结束了他
    40天的逃亡生
    活。昨日,本报记
    者与魏克进
    面对面,独
    家采访到魏
    克进的 作
    案、逃跑、落
    网的有关情
    节。
  两次亲子鉴定后仍疑女儿非亲生
    今年38岁的魏克进,高中一年级辍学,写得一手较好的字,并有写日记的习惯。他的邻居说,此人性格孤僻多疑,不爱说话,生活中少有知心朋友,同时还是一个怕干重活的人。
    1993年,经人介绍,21岁的魏克进与邻村同龄女子卫某结婚。婚后,小俩口的日子,不富裕,但算得上无忧无虑,夫妻关系也融洽。1995年,他们有了儿子小军(化名)。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为多赚钱养家糊口,魏克进带着妻子先后到广东、武汉等地打工、贩卖水果。
    2008年元宵节,在东莞黄江一服装厂做电焊工的魏克进,又喜添女儿小花(化名)。儿女双全的魏克进很是兴奋,当天就给父亲报喜,要他迅速赶来见见孙女。
    但不久后,魏克进听到了一些不愿意听到的话。有同事开玩笑问他:“这个女儿不像你!是不是你亲生的呀?”起初,他并不在意,但开这种玩笑的人多了,魏克进心里渐渐有了想法。42天后,魏克进带着妻子女儿,到广州一家大型医院做了亲子鉴定。结果证实,小花是他们亲生的。
    然而,传言如同阴影困扰着魏克进。2009年8月,多疑的魏克进再次来到武汉,在同济医院对小花又做了一次亲子鉴定,结论与前次一致。两次鉴定都证明小花是自己亲生,但魏克进仍心存怀疑。此后,他时常与妻子产生矛盾,夫妻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口角生怨杀妻女忧儿受罪再夺命
    今年3月,回到随州的魏克进,在曾都区南郊一工厂找到一份烧电焊的工作。5月初,魏克进又转到另一工厂做电焊工。这期间,他在曾都区南郊柳树淌租了房子。不久,他就把妻子及儿女都接了过来。
    虽然夫妻间产生了罅隙,但魏克进并没有表现出异样。7月7日晚,在出租屋里,魏克进和妻子,开始谈论是否将女儿送回淅河老家照看,在这个问题上,他俩产生了分歧。说着说着,就演变成了口角。
    无果而终,两人各自入睡。夜已深,但躺在床上的魏克进,怎么也难以睡着,脑海里充斥的,都是和妻子争吵的镜头,以及曾经的流言蜚语。8日凌晨,趁着妻子儿女都已熟睡,尚未消气的魏克进,向妻子和女儿举起了凶器。
    魏克进交代,杀害妻子及女儿后,看着还在酣睡的儿子,魏克进有些犹豫。15岁的儿子刚刚参加完中考,并且考了586分的好成绩。可转念一想,自己犯下了弥天大罪,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把儿子一个人留在世上也是受罪”。接着,他向儿子下了毒手。
    一家三口遇害,魏克进的六旬老母目睹惨状后,愤然在出租屋里上吊自尽。
  案发踏上逃亡路误入越南被遣返
    作案后,自知案情重大的魏克进,揣上刚从工厂领到的2900元工资,趁夜色出逃。他不敢坐车,也没有勇气向警方自首,便顺着山坡的小路向京山方向走去。在逃亡路上,魏克进不敢住旅店,大多数时候专拣小路走,绝不与人接触。饿了,就在田间地头摘来黄瓜、玉米棒子充饥。困了,马路边、树林里、厕所里,都成了他睡觉的地方。只要有人和车辆经过,他都会惊醒。醒来后,继续开始逃亡。
    魏克进回忆,在逃亡的40天里,由于很少吃饭,到最后连身上的汗,都感觉不到咸味。而到落网时,他身上还有1400多元钱。在路上,除了坐汽车用钱外,他购买食物和香烟也仅有两三次。
    魏克进交代,他先到过荆州,进入湖南境内,再辗转到贵州和云南等地。8月13日,魏克进来到了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这里是中国云南与越南的交界处。不知底细的魏克进继续前行,误入越南境内,被越南警方遣返。
  反思魏案令人忧心理疏导很关键
    “不论魏克进的杀人动机是什么,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他心里有一块解不开的疙瘩。如果这个疙瘩解开了,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昨日,一位警方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事玩笑造成心理伤害,长时间得不到心理疏导,导致当事人失去理智而选择极端行为。”
    业内人士认为,当务之急,应建立源头维稳心理疏导。所谓源头维稳,即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必须从基层开始。在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妇联、信访等基层组织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具备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这样一来,他们在调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或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会发现哪些人存在心理失衡的情况,并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有可能遏止犯罪的苗头。此外,魏克进先后两次作亲子鉴定,并始终对鉴定结论持疑,如果开展亲子鉴定的医疗机构同时对其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类似此案的家庭悲剧也许会减少发生。
  魏克进奢望:
  希望父亲走出阴影想到母亲坟头祭拜
    昨日上午,记者在随州市第一看守所见到了魏克进,记者围绕他案发前的日记,与他进行了一番对话。
    记者:昨天去你家了,见到你父亲了!
    魏克进 (以下简称魏):(哽咽)他怎么样?
    记者:他目前很好。
    魏:他有心脏病,我对不起他。麻烦你们多开导开导他,让他走出阴影,尽快步入正常生活轨道。
    记者:为什么要杀害亲人?
    魏:就是因为那件事情(指别人跟他开玩笑,说女儿非亲生的)。
    记者:两次亲子鉴定证明女儿是你亲生的,为什么还不相信呢?
    魏:别人都说孩子不像我,我曾经质问过我媳妇,从她紧张的表情里,我觉得她心里有鬼,感觉她做了对不起我的事。
    记者:但这并不代表她对你不忠呀?
    魏:或许因为我太多疑了吧。夫妻间应该相互信任。
    记者:2000年4月,你在日记中写道“儿子是你生命的全部。希望他将来能当上科学家,为人类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10年后,你却夺去了儿子的生命,不觉得残忍吗?
    魏:现在说什么已经晚了(低头,擦眼泪)。以前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人,在外地打工时,每周总要打电话给家里,询问一下儿子的学习生活。那天头脑一热,就干了傻事。
    记者:在你的日记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钱难挣,没有金钱就没有地位,没有金钱的家庭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家庭,更谈不上什么幸福”,这就是你的幸福观吗?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魏: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富人有富人的忧愁。家和万事兴,只要一家人和睦、平安就可以了。钱多钱少都无所谓。
    记者:后悔吗?想见亲人吗?有什么心愿?
    魏:(沉默一会,悄然流泪)我现在无颜见任何亲人,是我害苦了他们。听到母亲自杀的消息后,我心里特别难受。母亲是个孤儿,本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却因为我离开人世。如果有机会,我想在母亲的坟头去烧一点纸,祭拜一下,让母亲的在天之灵得到一丝慰籍。
  魏父:他作的什么孽啊
    魏克进的父亲以前身重65公斤,在40天时间里,魏父体重下降了10公斤。“在农村,婆媳间吵架很正常,可儿媳从未与公公婆婆吵过架!”前日,谈及儿媳卫某,62岁的魏父再次流下了辛酸的泪水:“我坚信儿媳是清白无辜的!”据介绍,卫某人很本分,穿着朴素,从未听说过有生活作风问题,在家中非常勤快。在魏家,公公婆婆把儿媳当女儿看待。
    对于儿子的疯狂举动,魏父始终没弄明白原因。当记者告之魏克进已被抓获并关进看守所的消息后,魏父反复说:“这个兔崽子作的什么孽啊?我不想认他这个儿子,也不想去看他,也不想给他送东西。”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嫌犯魏克进的灭亲逃亡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广角】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