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曾都工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全区工业战线上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奋力打造一区三园、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推动企业重组扩张,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工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 抓经济运行 确保经济高速增长 曾都工业克服重大区域调整及其它要素制约加大等不利影响,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7月,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8.8亿元,同比增长58.83%,高于全市(41.98%)16.8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19.28亿元,同比增长37.4%,高于全省(25.5%)11.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25.1%)12.3个百分点。全区45家重点企业有42家企业同比增长,共完成工业产值52.61亿元,同比增长58.37%,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76.47%。三环铸造、重汽华威、神农生态、程力专汽、楚胜专汽、方正能源、泰晶电子、新华米业、新国物资、西城电源、金力车辆、益都食品等12家企业增幅在80%以上,全区整车企业生产改装汽车24420辆,同比增长97.45%;铸件14.3万吨,同比增长100.75%;电子元件30152万只,同比增长181.74%。尤其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罐式车销量保持全国第一,专用车上公告目录1400余件,全国第一,汽车零部件铸造能力全国县(市、区)第一,化工和电子信息产业也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项目建设 增加工业经济总量 为壮大工业经济块头,牢固树立 “招大、引强、造优”和“引进一家企业,孵化一个产业”的理念,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总抓手。一是大力引进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二是深入开展“双百”活动,全心全意为企业项目建设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做到包开工、包协调、包建设、包投产。三是加快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早开工,早见效。截至2010年7月,全区共引进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5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共有101个,计划总投资55.75亿元,现实际到位资金14.3亿元,1亿元以上的项目共有9个,其中:神农生态、湖北三环铸造、重汽华威巳建成投产,方正能源、全力铸造、永胜科贸、三友现代、盛宛建材、华星专汽正在建设中。5000万元至1亿元以下项目有14个,湖北合力华星、神农峰肥业、一心文化、力美达硅氟、世力达生物科技、正宏彩印、田丰土产、三联集团、骏捷物流等项目已在建设中。 抓成长工程 壮大规模企业群体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以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努力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服务平台。一是通过催生方式,开展全民创业促中小企业产生;二是通过扶持方式,加快中小企业成长;三是通过培植方式,运用技改、扩能、重组打造亿元企业;四是通过强强联合、资源优化,打造旗舰、航母型企业。同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及银企联络沟通协调机制,搭建企业融资绿色通道。积极争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经过近一年来的努力,规模企业实力得到快速发展与提升,已呈梯型发展态势。据2009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家,年产销过亿元企业达到27家,同星农业、三友公司、全力公司全年产销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入库税金过百万企业达到24家,其中:过500万元的9家,过1000万元的5家;有30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有26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有16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110项,获国家驰名商标1个(大力公司),获省著名商标16个。 抓战略重组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企业携手共御风险,通过项目合作、借助外力、股权转让等不同方式和途径与国内知名企业实现战略重组。全力公司与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半挂桥生产企业广东富华公司合作,共同投资3.3亿元,年产30万吨汽车铸件项目二三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随州市府河化工有限公司与湖北卫东机械化工有限公司实现重组,资源得到充分优化,整体实力大大增强;湖北银兆有限公司、湖北三岗食品有限公司与加拿大投资商共同出资组建成三友(随州)食品有限公司,湖北中兴、联丰与中国劲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湖北神农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华威公司与国内重量级的中国重汽联合重组,组建新的中国重汽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后的重汽华威公司改装车年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楚威车桥与三环集团实现重组,组建成湖北三环铸造,双方分别注入资金7000万元和3000元新增二条铸造生产线和四条精加工生产线,将于2010年底建成投产。通过实现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资源得到充分优化,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大力专汽、泰晶电子、华昊椅业、东正专汽、楚胜专汽、合力专汽、随通机械、华大板簧等企业发挥优势,进行重组兼并,迅速扩张,做大做强,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抓产业集群 增粗拉长产业链条 以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和骨干企业培育工程为主线,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集群经济板块。截至2010年7月,全区五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62.86亿元,同比58.34%,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91.37%。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为拉动全区工业增长的引擎,实现总产值38.28亿元,增长68.69%,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55.64%;农产品加工产业继续呈现较好发展态势,实现产值13.03亿元,增长41.58%;纺织服装产业完成产值5.22亿元,同比增长11.35%;化工产业完成产值4.26亿元,同比增长57.85%;电子产业完成产值2.07亿元,同比增长381.39%。一是抓住国家、省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带来的机遇,促进曾都五大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抓好培育和发展环保低碳、新建材、生物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是以经济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为主体,选择能够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的重点项目,抓紧落地建设,尽快投产。三是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化工产业,支持其产业做大做强。 抓园区建设 加大园区承载能力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把发展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截止2010年7月,曾都一区三园规划面积达36376亩,建成面积达14952亩,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37亿元,入驻企业达14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2.79亿元,同比增长54.8%,占全区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76.73%。其中:曾都开发区规划面积27000亩,建成面积10500亩,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1.39亿元,入驻企业达9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0.3亿元,同比增长61.05%,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58.57%。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完成了316国道开发区路段扩改工程,吸引了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开发区。武大(随州)科技园规划面积1300亩,建成面积880亩,固定资产累计投资8839万元,入驻企业达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046万元,同比增长49.53%,完成了排污管网工程建设,解决了园区发展障碍,各项配套设施趋于完善。南郊汽车工业园规划面积3576亩,建成面积2810亩,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36亿元,入驻企业达3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46.99%。何店工业园规划面积4500亩,建成面积762亩,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39亿元,入驻企业达1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68亿元,同比增长19.12%。 抓自主创新 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是提升企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设立了“企业自主创新奖”,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转化运用高新技术的企业,其项目投产后两年内形成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给企业,有13家专用汽车及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常年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合作开发,建立研发基地。新建产学研基地1个,企业研发中心2家。大力公司自主研发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车、合力公司与武汉大学联合研发的道路交通检测车、江南汽车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低高空作业车、道路清障车等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相继诞生。品牌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大力专汽“大力”、洪磷公司“文峰塔”、神马公司“EC”、楚威公司“楚威”、鸿发蜂产品“小森林”等十余种商标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抓平台建设 构建政企联结桥梁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服务机制,全力构建企业与政府沟通平台。一年来,在深化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信用评价、信息咨询、协会商会等八大服务平台建设上开拓创新,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开展调查研究,反应行业情况及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落实产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有序发展。及时披露产业政策、行业规划、投资形势、政府招投标等信息,畅通信息服务渠道,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服务。 抓循环经济 力促企业节能降耗 在全区重点耗能企业中开展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循环经济示范;在建材、纺织、医药、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5个重点行业中开展以产业循环链建设为重点的示范;在各工业园区内开展生态循环经济建设示范。组织实施一批节能、环保示范项目,推广一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大力支持工业节能技术改造、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环保节能产品、产业的发展,促进节能技术的转化和环保产品的产业化。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目前的70%以上。 (曾都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李长发) 曾都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承担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和重大决策的重任,负责调节全区国民经济运行和信息化推进工作。紧紧围绕“工业强区”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建设“四区”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曾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将在新的时期再接再励、发奋图强,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再立新功。 新的曾都,新的起点,为工业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多措并举,奋力推进工业经济跨跃式发展,紧紧围绕“工业强区”战略,加快“二次创业”步伐,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主导产业培植工程、精品名牌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企业家队伍建设工程、环境创优工程,全面完成2010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指标,力争在 “十二五”期间,努力把曾都建设成为随州核心经济区、鄂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湖北新型工业强区、全国生态文明区,使曾都区重返全省县域经济十强的行列,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