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申遗不能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路
作者:李代祥
  广东、贵州等地六个丹霞地貌申遗留下十几亿元申遗费缺口,招致社会非议尚未平息,西安大明宫为申遗而进行大规模改造、湖南南岳大庙为申遗而要涨价等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一些地方申遗的种种做法,根源在于对文化遗产没有正确的认识,说到底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在作祟。
    不容否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确能在一定时期为当地经济带来效益。但文化有其内在规律和自身要求,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只作为发展经济的工具和招牌。文化发展或遗产保护做得好,对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形成持续带动。但如果简单地以谋取经济效益来对待文化,无疑是一种短视,很可能对文化造成伤害,申遗也同样如此。
    正如文化专家冯骥才所说,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保护好文化遗产是拥有国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因此,申遗理应带有神圣感和使命感,心怀对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把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反观时下某些地方的做法,或者对文化遗产进行“景观调整搬移”,或者大搞豪华公厕等修建,不但看不出保护的样子,倒更像社会批评的破坏性“折腾”,实在令人痛心。
    申遗是一项程序复杂、投入大、影响深远的社会系统工程,只重申请不重保护,申遗时投入不计成本,申遗后保护滞后等做法,都必须摒弃。
    申遗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序曲,要真正做到文化遗产保护与持久经济效益的双赢,必须制定科学的保护标准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做好遗产保护和与世人分享的平衡,杜绝以保护为名大搞旅游开发。
  (据新华社8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 李代祥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申遗不能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