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中风病的“克星”
  他带领的科室开放床位60张,病床使用率却长期在120%以上;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始终奋战在临床第一线,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为防治脑血管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就是被患者誉为“中风病的克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脑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随州市脑血管知名专家、随州市医学百强优秀专业人才的市中医院副院长张思忠。
    通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张思忠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经络者,提出新的理论及临床创见,如“解绌缓急、宣通气血”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并研究出神农清肺饮 “清热解毒、燥湿通腑”防治中风急性期肺部感染,同时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经定穴,采用“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法治疗昏迷及植物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活血化瘀、滋补肝肾”法在脑出血超早期中的运用等手段治疗各型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解绌缓急、宣通气血”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发病在3天以内),瘫痪肢体可即刻抬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在本针刺法多次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生活自理能力可得到明显的康复。采用具有“清热解毒、燥湿通腑”之功效的神农清肺饮加减防治中风后肺部感染,可缩短抗感染的时间、降低死亡率,同时能够减少抗生素的运用,甚至替代抗生素来干预肺部感染,达到“未病先防”之目的。对于因大面积脑梗、脑出血、颅脑外伤等导致的昏迷或植物人,在脱水利尿降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针刺法可迅速促进患者的苏醒,同时提高了临床疗效,特别在肢体功能的康复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方面,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之所在,而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经他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疗效显著,极大的降低了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为广大病患家庭及社会减轻了负担,被患者誉为 “中风病的克星”、“治中风、找思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张思忠被吸收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随州市中医学会副理事、连续两次聘为随州市医学会心脑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并且带领科室人员团结奋斗,不断进取,为脑血管病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专科建设日臻完善,在2004年“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中风病知名专科”的基础上,2008年元月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脑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9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
    在临床工作中,张思忠不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撰写论文及开展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撰写的《中风丸治疗中风85例临床疗效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150例》、《神农愈瘫饮治疗缺血性中风病138例》、《早期针刺加功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46例临床观察》等20余篇论文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交流。1997年主持研制了 “中风1~3号”中成药;2001年主持研制了“愈瘫饮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并获省科研立项,2003年4月 “神农愈瘫饮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2008年12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神昏临床研究与应用 “获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思忠带领科室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改革服务模式,更新服务观念,树立了良好医德医风。在平常的诊疗工作中,张思忠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自觉抵制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因其业务水平高,医德医风良好,在百姓中广为传颂,吸引了本市辖区及邻近县市如孝感、襄樊、枣阳、钟祥、广水及归乡台胞等众多脑血管病患者慕名前来就诊,个人于1998年荣获随州市劳模称号,2003年获随州市 “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获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2008年获得享受随州市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记随州市中医医院脑血管知名专家张思忠
  易 轩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风病的“克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