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描绘新图画
——新随县发展纪事
  新起点,新跨越!
    新随县成立一年多来,烈山脚下的创业者们,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克难奋进、锐意进取的“随县精神”,用智慧和汗水在百业待兴的一张 “白纸”上,画出了新的图画!
  
  
  筑巢引凤:
    描绘新型工业蓝图
  
    “解放思想,实干兴县。”建县之初,新随县创业者们就吹响了进取的号角。
    随县决策层清醒看到,随县基础太弱,提出了“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城镇活县”的发展战略。为落实兴工富县,去年9月14日,随县经济开发区正式筹建运转。短短一年时间,首期园区建设初战告捷,签约引进的17个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中,有11个正在建设,1个已经投产。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满枝。”县委县政府的专班招商、资源招商等取得明显效果。上海成美公司和中粮集团来了,随县第一个生态观光农业“随县成美花博园”和立体循环养殖项目有了“眉目”;投资2亿元的湖北炎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随县第一家中外合资大企业;第一个高新企业北京联飞翔科技有限公司安家随县。
    随县石材丰富,坐落在吴山镇的闽商石材工业园,以商招商,不到1年时间,入园企业达28家,今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洪山食品、柳林铸造等乡镇特色工业园不断壮大,成为兴工富县的有生力量。
    如今的随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6家,加速了汽车机械、农产品加工、纺织服饰、石材加工等支柱产业纵深发展,新随县新型工业的雏形初显。
  
  
  一主两翼:
    科学架构旅游格局
  
    随县旅游资源丰富,多处景点有待开发,且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54%;区位优势明显,处在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两圈节点上。县委书记周静说,整合旅游资源,加快重要景点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已成为随县发展的重要课题。
    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随中为主,随南、随北为两翼”的一主两翼生态文化旅游格局。随南的大洪山玉龙温泉,随北的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随中的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像三颗明珠熠熠闪光。
    两届寻根节的成功举办,让随州及随县走向全国和世界。
    如今的炎帝神农故里景区已进入二期建设阶段,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9亿元;玉龙温泉已完成九大主题公园建设,也已进入二期建设,前景可观。
    去年12月28日,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成立。启动了停滞10年的景区建设,各种规划正在制订和完善中,现已开建15公里的景区旅游公路、景区山门和景区服务配套工程。同时,随县把万和的七尖峰和吴山的鸡鸣山纳入整体开发,投资1.2亿元的淮河龙潭河漂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在乡村观光游这一领域,随县重点扮靓尚市桃花节、万和兰花节、三里岗香菇节、洪山茶叶节“四朵金花”,让其成为“一主两翼”重要景区的“后花园”。
  
  
  八大板块:
    特色农业续写新篇
  
    在唐县镇采访,县马铃薯专业技术协会会长刘克文欣喜地说,今年唐县镇万亩连片示范区的亩均产量达到了3096.2公斤,刷新了中国南方春马铃薯生产记录。全县8.5万亩马铃薯平均单产也达到2300公斤,并统一注册了“汉东王月”商标,平均售价达1.7元/公斤,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厉山优质稻、小林花生、柳林板栗、尚市油桃、唐县镇大枣和马铃薯、三里岗香菇、洪山茶叶、草店食用菌组成随县八大特色农业板块。特色农业前景广阔,全县已发展专业合作社234个,参与农户1.5万户以上,有近万名经纪人活跃在农副特产的流通领域。今年上半年,该县农产品外贸出口,涉及香菇、干鲜果、茶叶等6大品种,总额达4385.95万美元,同比增长198.8%。
    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县,随县的发展得到各级各界的大力支持。全县共完成立项争资和对口帮扶项目申报219项,项目总投资27.1亿元。
    如今的随县,目标明确,风清气正,干劲十足,发展环境宽松。县委书记周静和县长陈德贵满怀信心地说,经过3至5年努力,将把随县建成为世界华人寻根谒祖朝圣地、华中生态文化旅游名胜地、湖北特色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和随州新型工业基地。
  
    (本报记者 常跃耀)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描绘新图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