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的扩张力
——七论“工业兴市”战略
资金的力量有多大? 联力针织说,增加2000万元的贷款,年产值可翻一番,由1亿元到2亿元。 冰姿三梦说,增加2000万元的贷款,可由贴牌加工到自主品牌生产,年产值翻一番,利润翻几番。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维系企业运营的命脉。资金和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融合,就可以把钱变活,把固定资产盘活。让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让企业涅槃扩张,走出困境;让企业增加利润,增加资本。 资金,具有扩张力。 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必须有更多的工业企业,更大更强的工业企业。目前,我市工业总量偏小,规模企业数量偏少,个体企业规模更小。影响工业规模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资金。 市经信委的一项调查表明,全市重点调度的50家规模企业中,有26家企业资金紧缺。由于缺乏资金,有的不敢上项目扩规模,有的找上门的订单不敢接。 调查发现,我市工业企业融资面临 “三难”:银行资金贷出难、民间资本激活难、市场主体贷款难。究其原因,主要是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银企沟通不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再就是融资渠道单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有八: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内部融资、贸易融资、项目融资、政策融资,专业化协作融资。在我市,融资的主要渠道是贷款。 人民银行随州支行在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上透露的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到今年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0.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1.03亿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41.63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市贷款余额增速全省第一,新增贷款中工业贷款占据半壁江山。在出现可喜局面的同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存贷差依然较大,工业贷款所占份额依然较小。 如何破解融资难题? 一是选好企业,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我市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二是不断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模式,大胆探索质押形式,拓展融资渠道。三是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增加A级及以上信用企业的数量和比重。四是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商业性担保体系、互助型担保体系等,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良好资质的信用担保机构。五是通过鼓励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发挥工业园区和产业导向等方式,吸引、调动、聚集民间资金,激活民间资本。 破解融资难题,增加工业企业的资金流动,才能更好地发挥资金的扩张力,从而增强企业的张力。 本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