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资金“变脸”检测设备成“摆设”
河南农产品安全建设专款被挪用
河南省审计厅最近一项审计调查显示,近几年该省投资建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资金多次被挤占挪用,已建成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多数也没有正常运转。 农业厅挪用446.4万建办公楼 河南是农产品生产大省。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近两年,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安排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2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多元。 这些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如何?近期,河南省审计厅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查出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尉氏县农业局挪用相关项目专项资金19.62万元,购置北京现代越野轿车一辆;息县农产品质检站违反相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拿出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发放项目仪器设备验收人员补助。 更令人费解的是,作为相关项目主管单位,河南省农业厅自身也挪用项目资金446.4万元,用于省农业厅新办公楼建设。 一些地方或部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加之地方配套资金成了“空头支票”,使食品安全项目进展缓慢,或沦为“半拉子工程”。 上百万检测设备成了“摆设” 调查发现,不仅食品安全检测项目的部分资金被挪用,一些建成的相关项目也成为“摆设”。 据河南省审计公告披露,列入此次调查范围的12个项目中,有9个项目已完工并可投入使用。但除了济源市农产品质检站外,其他8个县级质检站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残留农药速检,主要设备至今不曾启用。 一套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国家投入的大量专项资金,竟然变为“摆设”,原因何在? 唐河县农产品质检站检验科科长刘长磊说,此次项目购置的检测仪器设备,总价值300万元,功能齐全,不仅可以检测农药残留是否超标,而且可以检测重金属含量。但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等,“他们过去都没有接触过,有的甚至没有听说过,自然也不会使用。” 消费者为健康吃“虫眼”蔬菜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引发公众高度关注,显示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转变。但河南农产品质检项目建设中的问题显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依然很多,急需引起重视。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眼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还没被摆到突出位置,仍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所以才敢挪用资金建办公楼,才会出现大量设备闲置问题。”河南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说。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因为缺少食品检测设备,部分消费者甚至把虫子当做“检测工具”,专门挑有“虫眼”的蔬菜购买,因为“虫子吃的菜农药残留肯定不超标”。 (据新华社9月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