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超级细菌”来自何处?
——专家详解“耐药细菌”
  新华社10月14日电 有关“超级细菌”的报道渐趋平静,但人们对它的担忧并没有消失。究竟“超级细菌”来自何处?到底有多少种“超级细菌”?我国的细菌耐药情况如何?
  
  不会在普通人群中流行
  
    今年8月有报道称发现携带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目前,报道发现带有NDM-1基因细菌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英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法国、德国、肯尼亚、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
    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对临床常用的大多数抗生素都耐药,但对多粘菌素E和替加环素这两种抗生素敏感。
    这类耐药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等。研究发现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主要在住院病人中引起感染,不会在社区的普通人群中广泛传播。
  
  被人类强化的自然现象
  
    细菌作为一类生物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是“耐药细菌”。
    细菌的抗药性是细菌进化选择的结果,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的滥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人类疾病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另一个是动物饲料添加抗生素的问题。
  
  “超级细菌”已有多种
  
    所有细菌都已经有耐药现象发现,但根据耐药的严重程度,可以称为超级耐药细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不动杆菌、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
    人类在和细菌斗争中,主要期望通过以下方式克服细菌耐药:一是直接针对耐药细菌研究开发新的抗菌药物。这是最理想的办法,但结果令人失望,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越抗菌药物研究速度,且抗菌药物研究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克服耐药机制,恢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如针对细菌产生的bete-内酰胺酶,研究合成酶抑制剂,将酶抑制剂和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三是抗菌药物替代产品,如抗菌多肽、噬菌体等,但大多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离临床应用还很遥远。
    根据大量研究,最有效办法是避免细菌耐药,保持抗菌药物活性,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终办法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超级细菌”来自何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