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铺就平安路
——记随州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淅河派出所交警方晓
“当我第一次从一起交通事故惨烈的现场听到死者家属悲凉的哭声时,我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警察严格执法的期盼,明白了当一名交警重要意义。从那一刻起,做一名优秀人民警察成了我的理想和信念。”这是开发区公安分局淅河派出所交警方晓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也是他五年从警生涯的真实写照。 从警五年来,他始终坚持用爱心开道 方晓今年33岁,2005年3月被分配到随州公安队伍后,先后在交警唐镇、淅河中队及淅河派出所交警中队从事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在处理交通事故中,调解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程序。方晓认为:“出了交通事故,当事双方甚至多方都会受损失,作为交警,在调解过程中要做到处处为当事人着想,只要你是处于公心,坚持公平正义、真心真情,最终会得到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 去年8月,淅河辖区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个河南司机驾车撞倒一辆摩托车后逃逸,被伤者家属追上后扭送至派出所。当时,双方情绪都十分激动。面对此种状况,方晓始终态度平和,他一边细致询问案情,一边设身处地的从双方利益考虑,入情入理地进行说服劝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临走时,伤者家属对方晓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能达成协议,是你的耐心和诚心感动了我们……” 今年2月1日凌晨,一辆牌号为豫Q的重型挂车侧翻316国道淅河镇十岗路段,造成一死一伤重大交通事故,货车上的70余吨甘蔗散落一地,数百人哄抢。方晓与所里值班同志接警后,经过近1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在查明事故原因的同时避免了事主经济损失,伤者也得到及时救治。此后两天时间,经方晓耐心调解,当事司机家属、车主和货主三方都自愿作出让步并达成赔偿协议,第三天,他们分别送来了“出警迅捷 热心为民”、“执法为民 热心服务”、“扶危济困 情系百姓”的三面锦旗深表谢意。 面对暴力和诱惑,他始终坚守公平和正义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方晓始终做到不看人情面子办“关系案”、不收他人钱财办“金钱案”、不捧强权势利办“特权案”、不惧非法暴力办“无果案”。他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应在事故调解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做到面对‘强势’有勇气,有正气,以正压邪;面对‘弱势’有爱心,有诚心,主持公道。” 今年5月23日晚,方晓在查处一起贩卖烟花爆竹案件时遭到涉案人员的暴力阻挠,他在警服被撕、身上多处被咬伤的情况下,仍将涉案人员及车辆带回派出所,依法给予打击处理,捍卫了法律尊严。2008年12月12日,淅河镇的何某因无牌无证违法超载发生交通事故,被依法行政拘留。何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几乎身无分文。何某被送到拘留所时,方晓给他买来棉被卸寒。 2008月1月,襄樊司机李某驾货车在316国道唐镇境内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正值雪灾,方晓来到事故现场后,李某因担心交警把车扣留后,车上的货物无法及时转运而被冻坏,悄悄塞给方晓一个红包,方晓当场拒绝。见李某面对翻沟的货车一筹莫展,方晓便在雪夜帮忙联系来吊车。临行时,李某心存感激地再次将红包塞给方晓,又被方晓婉拒,他说:“我是一名交通警察,负责交通安全、为司机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 五年来,经方晓查处的各类交通违法案件共4000余起,参与处理交通事故2000余起,成功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近2000起,侦破6起重大交通事故逃逸案,没有出现一起因执法差错或违规办案而引起群众不满或上访的事件发生。 提起家人,他只有满怀感激和内疚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方晓的家住在咸宁市通山县,其父是名退休民警,其妻在通山县信用社工作,有一对双胞胎子女。从警以来,他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数年如一日坚持以队、所为家,就连春节期间都主动要求留守值班,一年365天,他难得有几天跟家人团聚的日子。他曾在日记中写到,“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感激之余有慰藉,也有内疚;只有把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当作工作的动力,在工作中加倍努力,多出成绩才是对亲情的最好的回报。” 自2008年9月淅河交警中队和淅河派出所合并以来,针对淅河镇严峻的交管形势,方晓基本上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每天除了正常工作外,几乎每晚都加班到深夜。只要是涉及到交管方面的工作和案子,无论大小,他都亲手办理。每逢节假日和周末,他总是来到各个学校路口维护交通秩序,指挥交通,并先后到周边各学校作交通安全宣传讲座二十余次。他还主动和各个村村支书联系,在淅河的许多路口设置减速板和交通标志,使镇上交通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由于方晓工作积极努力,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受到上级表彰,并被授予“个人三等功”、“市局十佳优秀基层民警”、“开发区公安分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郑立 通讯员 余贵生 黄正祥 刘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