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彩虹绽放
——盲人运动员汪汉运的夺金之路
作者:毛传荣见习记者王艳梅
10月19日,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开幕。在此前提前进行的残疾人田径项目中,我市全盲运动员汪汉运蝉联田径全盲女子100米、200米、400米3个项目的冠军。近日,记者走进“小汪按摩店”,探访了这位坚强女性的夺金之路。 命运捉弄 失去光明 站在领奖台上,手捧金牌,盲人汪汉运的心中无比激动,却无法用泪水表达。“拿到金牌的时候,我很高兴,终于可以实现梦想,非常感激帮助关心过我的人。”汪汉运激动地说。 汪汉运家住随县厉山镇古城村,父母均为农民,由于家庭贫困,十几岁的汪汉运不得不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父亲嗜酒,脾气暴躁,12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留下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家里的一切都由汪汉运一人承担。家里的房子坍塌后,再也无法支撑这个家的汪汉运投奔了姑姑,帮助料理早餐店。 1996年,为了让辍学的弟弟重返校园,16岁的汪汉运远离家乡到广东打工,一干就是3年。后转到啤酒厂打工,正当要打电话通知姑姑时,一场无情的意外发生了。躺在医院再次苏醒时,汪汉运已经双眼失明,从此过上了黑色暗淡的生活。 2000年,汪汉运回到随城姑姑家里,整日茶饭不思,一度想结束生命,但在姑姑的耐心开导和市残联负责人的劝导下,汪汉运从悲痛和绝望中走出来,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勇敢面对 开店自立 经历过如此大的磨难,重新面对生活的汪汉运比以前更加坚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汪汉运进入湖北省残联培训中心学习盲语,进行了3个月的培训后,转到省残联盲人按摩院学习按摩。汪汉运说:“学习按摩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用靠政府帮助。”此时,同样学习按摩的盲人胡光华悄悄注意起这个认真刻苦的女孩。2001年两人开始恋爱,胡光华的细心呵护让汪汉运更加坦然面对生活,不再为命运的不公而耿耿于怀,投入甜蜜的爱情之中。2002年底,两人均从按摩班毕业,一起回到随州,租店面开了 “小汪按摩店”,并于2003年初走入婚姻殿堂。 “从开始租店到购置设备,都是我和丈夫用打工的钱操办的,我们不想给政府添负担,我们有手艺,可以自己赚钱。”汪汉运笑笑说,“现在没了眼睛,学点盲文,读读盲文书,开店后有固定职业,才不会失去生活的信心。” “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做事很细心。结婚后,我从咸宁来到随州,希望能在生活上更多地照顾她。”丈夫胡华光说。 如今,“小汪按摩店”已经走过8个年头,虽然店面不大,但顾客都是冲着汪汉运的手艺去的。 坚强自信 夺得金牌 开店后的几年,汪汉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2006年5月,市残联副理事长严肃找到了汪汉运,希望她能代表随州参加第十二届湖北省运动会残疾人田径项目。起初,汪汉运拒绝了,她只想过平静的生活。后经多次做工作,汪汉运才答应参加集训,并将母亲接到家里,照顾年仅4岁的孩子。 集训生活是无比艰苦的。“由于没有参加过任何专业性质的培训,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每天都用全力去跑,经常受伤,一个星期下来,脚肿了,腿上到处都是淤青,甚至连走路都困难。”汪汉运说,“但那么大的磨难都经历过了,这点小苦算得了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6年第十二届省运会上,汪汉运一举夺得残疾人田径全盲女子组100米、200米、400米3块金牌。今年4月,汪汉运又一次参加集训,并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虽然,汪汉运看不到颜色,但生活却绚丽多彩。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谱写着平实精彩的人生,用自己的汗水在赛场上赢得荣誉,用一颗豁达开朗的心迎接生活的每一个挑战。 (本报记者 毛传荣 见习记者 王艳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