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享誉省内外
厉山三中逐渐树立起业内新标杆
本报讯 记者采阳、见习记者陈云报道:最近一周来,随县厉山三中又迎来了潜江、十堰等地5所学校的学习观摩团,考察该校首创的“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据悉,这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已在省内外形成了较大影响,获得了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逐渐在国内初中教学改革领域树立起新的标杆。 记者近日走进厉山三中的课堂,发现每个班教室内学生桌椅摆放位置都十分独特:全班学生分成近10个小组,一组分两列,每组约6人,相向而坐。另外,教室里的黑板也不再只有前后两块,而是教室四面墙壁都各有1-2块黑板。 据介绍,这就是厉山三中 “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厉山三中“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学习方式。创立于2004年,于2009年初具规模。“立体”指“学生个体、小组、班级、教师”构成的立体式学习共同体,“自主、合作、探究、引导”相结合的立体式学习方式,“呈现目标、探究合作、展示点评、巩固提高”共同构成的立体式教学环节。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们在台上唱“独角戏”,而是学生们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各小组内展开讨论,接着学生们再争先恐后地到黑板前展示本小组共同讨论的结果。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们自己点评。学生们畅所欲言,对于展示结果有异议的可以随时提出来,然后全班学生再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自2009年以来,厉山三中的“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吸引了各级领导和教研专家前往考察。今年4月,湖北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长郭生练,到厉山三中调研其“立体合作”课堂模式后称赞道:“厉山三中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了不起。”湖北省教研室主任张祖春,《中国教师报》驻湖北教育站站长刘婷,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黄元棋、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等省内外教育专家,先后多次来到厉山三中实地考察这一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湖北省教育学会秘书长谭细龙考察后称赞说,“厉山三中的‘立体合作’教学模式经过几年实践,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很有实践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