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大幅提高 改善土壤肥力
“菇-稻”高效种植模式操作要点
作者:许贤超、閤光耀
“菇—稻”高效轮作栽培是近年探索并示范成功的一项农业增产实用新技术,也是我市计划创建的首批11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之一,比常规“稻-麦”栽培效益提高2到20倍!同时还具有改善土壤肥力、保护林业资源、农村富余劳力就近就业等优势。 据专家介绍,“菇—稻”高效栽培模式主要以袋料香菇、双孢菇为主,栽培方式 “袋料香菇+水稻”,“双孢菇+水稻”,前期由龙头企业集中生产,然后由各栽培户在稻田按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最后实行统一采摘,烘烤。其主要操作要点如下: 一、脱袋香菇—中稻高效种植模式 1、物质准备和投入:①香菇备料、杂木屑19000公斤,麸皮2750公斤,石膏250公斤,硫酸镁100公斤,料袋175公斤,菌种450公斤,材料总投入13000元/亩;②大棚投入:包括竹杆、农膜、遮阳网、地杆、铁丝等3000元/亩;③用工投入11000元/亩,合计投入27000元/亩。 2、茬口衔接和时间:香菇生产于上年2月10日(备料、灭菌、点种)-4月10日(养菌)-10月上旬 (进入大田栽培)-次年5月20日(收获完毕)。中稻选用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的优质品种,4月中、下旬育秧,5月下旬移栽 (或抛栽)进入大田生产,稻田管理如常规操作,9月下旬收获。 3、预计成本与收益:物质准备和投入27000元,每亩栽培脱袋香菇8500袋,每袋分5批次采菇共1.35公斤,亩产鲜菇1.1500公斤,平均每公斤售价4.60元(现采现售),合计亩产值52900元,减去投入27000元,亩香菇纯收入25900元,稻谷产量700公斤/亩。 二、地栽双孢菇—中稻高效种植模式 1、物质准备和投入:稻草6000公斤/亩,过磷酸钙120公斤,石灰150公斤,尿素90公斤,石膏120公斤,碳铵30公斤,菌种250公斤,每亩材料投入2600元,用工1250元,合计投入3850元。 2、茬口衔接和时间:双孢菇于9月20日-10月15日堆料发酵,10月15日-11月20日接种,11月20日-次年2月5日越冬管理,2月5日-4月底春季管理。接种后40天左右开始采菇,5月20日前后采收完毕;中稻选用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的优质品种,4月15日播种,5月31日移栽,稻田管理如常规操作,9月25日收割。 3、预计成本与收益:亩产鲜菇3000公斤,平均每公斤售价3.4元 (随采随售),亩产值6800元,减去收入3850元,亩纯收入2950元,稻谷产量700公斤/亩。 (许贤超、閤光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