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在开拓创新中跨越
——随县洪山镇“十一五”发展纪实
  岩 松
  
  【阅读提示】
    再过20多天,“十一五”就要和我们挥手告别,“十二五”将和我们亲密接触。
    即将过去的 “十一五”,在随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
    这五年,随州踏着中国节奏,伴着全球化浪潮。既见证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大喜事,又挺过了汶川、玉树、舟曲大悲恸,并遭遇了汇率争斗、贸易壁垒……一路风雨,一路彩虹。
    这五年,随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五年,随州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五年,随州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总结,各地各业迈上了 “又好又快”的轨道。
    该用怎样的语言,解码这五年随州大地的发展奇迹?该用怎样的文字,描述这五年随州儿女的生动实践?该用怎样的“镜头”,摄下这五年随州各行各业的发展风貌?随州日报·鄂北都市即日始推出 “回眸十一五,畅想十二五,又好又快看发展·向着希望出发”专题宣传活动。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旨在让全社会共同分享过去五年里各地各行各业取得的骄人成绩;共同感受、了解亮点乡镇、热点行业,热点部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迎难而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脉动。同时,在年终岁尾,为各镇各行各业提供一次答谢社会支持其事业发展的具有公信力的平台。今天刊发随县洪山镇发展纪实,敬请读者关注。
  
  
  乡镇经济 跨越发展
    随县洪山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质量,经济增长实现了“撑杆跳”式的跨越发展。
    数字最能说明一切。200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7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85亿元,财政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69元。而时针指向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多元,财政收入达到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
    2000年,全镇招商引资800万元,出口创汇为“零”,2010年全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亿元,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
    这组喜人的数字是怎样演变的?采访镇委书记、镇长刘银洲,镇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董晓霞后,记者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答案。
    用创新的精神去谋划发展。“十一五”以来,洪山镇委、政府一班人采取 “走出去,引进来”战略,跳出洪山发展洪山,创造出异彩纷呈的“外向效应”。目前,洪山共拥有出口企业4家,注册企业608家。同时,依靠特色产业,打造知名品牌,推动经济发展。时下,洪山镇已培育出野生葛根、富锌富硒米面、食用菌、“三黄鸡”养殖、土鸡蛋、茶叶、罐头、板栗等八大农业特色产业;拥有“汪东风”牌香菇、“天天爽”牌罐头、“洪山三黄”牌鲜蛋、“随峰”牌茶叶、“二月风”牌葛粉、“大洪山”牌米面等六大全省知名绿色产品品牌,农产品出口到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旅游产业 朝阳正红
  
    200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掀开发展旅游经济崭新一页,洪山旅游发展乘势欲飞。
    洪山镇委、镇政府提出了“六个洪山”建设构想,把“旅游兴镇”摆在洪山发展的起点上。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旅游产业建设,先后培育出大洪山玉龙温泉公园、大洪山地质公园、大洪山林泉生态园、大洪山万亩随峰茶园、大洪山双河江汉公学革命旧址等 “五朵旅游金花”。与此同时,洪山玉龙温泉、林泉生态、火山地质公园与厉山炎帝神农故里并列为随县四大主要景区,全镇的旅游产业初显成效,初步形成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红色旅游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了洪山经济社会大发展。建县以来,洪山镇共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5000万余元。举全镇之力争创湖北省旅游名镇。
  
  
  城镇建设 风景如画
  
    一个有名气、有影响的乡镇,需要多张亮丽的名片。洪山镇委、镇政府一班人不忘把城镇建设这张名片擦亮。
    他们招商引资3亿多元,建成了随南小康城、惠丰财富广场、洪景花园、福景苑等近40万平方米商居一体的亮点工程。2000年,洪山集镇建设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而到2010年上半年却扩展到3.5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达到3.2万人,形成了“一环两轴三线”的城镇建设总体框架格局。时下,洪山镇已发展成为一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突出、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商贸旅游型山水园林小城镇。
  
  
  生态文明 大放异彩
  
    不管何时,只要进入随县洪山镇,一股浓郁的生态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
    镇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这样一幅生态美景正逐步逼近现实。在新一轮发展大潮中,生态已经成为推动洪山又好又快发展的金色名片和强劲持久的竞争优势。
    洪山镇的生态立镇建设经历了三次大的跨越。坚持环境保护,推行环保“三个一”,即“一把手负总责、第一审批权、一票否决权”,这是第一次跨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巧妙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这是第二次跨越。
    如今,洪山人又实现了第三次跨越:倡导生态文明。实施“三个五”工程,管好50万亩山场、管好50座大中小型水库,让洪山500平方公里土地染绿……在城镇发展、生态建设的过程中,洪山镇融入了“把自然引入城镇,让城镇融入自然”的观念,做到“自然不足人工补,先天不足后天补”。美丽的火山地质公园,满目葱郁、白鹭翱翔、景色秀丽、清风明月,让人分不清哪是人工生态,哪是自然生态。此情此景,让省环保局一位领导来洪山不由得称赞:“洪山是全省乡镇级生态建设的典范”。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
3
4
5
6
7
·——随县洪山镇“十一五”发展纪实
2
8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6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