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军国
他们的身份鲜为人知,他们的行动充满危险,他们的勇气令人敬佩,他们的安全也让人担忧,他们就是行走在随州街头的民间反扒志愿者。12月10日,记者亲身见证了这支队伍在随州街头的反扒经历,并跟踪采访了这群特殊志愿者。
A
反扒志愿者在行动
12月10日下午,随州民间反扒志愿者们又开始行动了,记者静静地跟随他们。14时30分,当反扒志愿者们行走到解放路中段时,两名可疑男子出现,反扒志愿者暗中盯住他们。5分钟后,一名穿黑衣服的可疑男子快步靠近一名背包的妇女,很快把手伸过去拉那名妇女背包上的拉链,反扒志愿者见状立即向可疑男子靠近,小偷同伙发现反扒志愿者过来后,立即示意他的同伙停止盗窃,并假装若无其事地走开了,一场扒窃与反扒的斗争在短短几十秒内结束。
半小时后,反扒志愿者们在解放路东段时,又发现3名可疑人员,反扒志愿者快步靠近。几分钟后,一名可疑男子贴近一名推自行车的女子,随即向女子的背包伸出贼手,两名反扒志愿者冲上前去,小偷发现身边情况异常,于是立即把手缩回去,随后朝反扒志愿者狠狠地瞪了一眼,便甩头离开。一起偷窃又被止住。
谈起成立民间反扒队的初衷,发起人王琨介绍,2008年,一个老人在去医院的途中,其孙子的医药费被小偷扒窃了,老人一筹莫展地在解放路徘徊;还有一次是父母东借西凑为子女准备的学费被扒窃,学生母亲坐在地上哭得非常伤心。这两件事情对王琨的触动很大,能不能成立一个民间反扒队,用民间的力量震慑这些猖獗的小偷呢?经过网上发帖,王琨的想法得到一些网民的支持和响应,一些网友还参加到反扒行动中。
B
两年抓了20余名扒手
据介绍,这些反扒志愿者是20—40岁的年轻男性,大多是退伍军人,他们的职业有公务员、公司老总、单位职工、小商贩和自由职业者。目前该组织响应者已达40余人,他们利用双休日约定集合地点,走上街头,采取蹲点守候和重点跟踪相结合的方法抓扒手。在最初两天的时间里,就成功制止偷窃事件三起。初战告捷,这让反扒志愿者感到十分欣慰。
新加入者,都要经过简单的培训,比如学会如何识别小偷。王琨根据自己的反扒经验,向新加入者现场传授: “小偷最容易从眼神中分辨出来。假如在商场或超市,正常人进入后,其目光的焦点多集中在各式各样的商品上。而小偷则不然,他们一进商场或超市,目光的焦点就在其他人身上扫来扫去,寻找作案对象,反复观察偷窃对象及其周围的情况。”
为保证安全,反扒队反对单个人的行动。每次行动时都视参加队员数量的情况,将志愿者分成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据初步统计,从2008年8月到现在,反扒队共抓获20余名扒手,现场制止偷窃50多次。
C
反扒风险令人担忧
随州反扒志愿者一出现,便在市民和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网友和市民对随州能出现这么一帮具有正义感的人表示欣慰,纷纷表示支持:“真正的汉子”、“有你们这一群人,是随州人的骄傲”。在赞同、支持与鼓励的同时,市民和网友也对反扒队的合法性和联盟队员人身安全表达了忧虑。
采访中,城区市民李先生认为,反扒志愿者走上街头,有利于弘扬见义勇为的风气,但他们的行为同样受到法律约束,所以一定要冷静谨慎地处理问题,既要注意自身安全,也要注意避免出现违法的过激行为。一位资深法律界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这种反扒方式是否合法?一旦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出现伤亡怎么办?因为反扒队这个组织不具备合法性,其人身安全也自然无法得到保障。以民间个体力量去对抗有组织的犯罪团伙,毕竟势单力薄,而且极易遭到报复。
另外,反扒志愿者最难面对的是家人。小蒋是反扒队的一名骨干,每次参加反扒行动,因为害怕妻子担心,他都瞒着妻子。有几次,反扒志愿者小明(化名)的父亲劝道:“你不要再让我们为你担心了,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呆着。”感觉到憋屈的小明有时也不停地问自己“我为了什么?我图什么?”
市公安局领导看望受伤的反扒志愿者
D
民间反扒队的困境
市民和网友的担心并非多余,就在12月9日晚,反扒队遭遇了成立两年多来的最大危机。志愿者宋鹏和王宏伟,在制止扒手行窃时,遭到扒手及其同伙的围殴。宋鹏的头部被打伤,背部被刀刺伤深达4厘米。宋鹏受伤住院后,开始一直瞒着家人,直到次日下午其父亲才知晓。而面对数千元的住院费用,则成了宋鹏及反扒队志愿者都感到棘手的问题。
王琨对记者说,目前困扰他们这支队伍的问题还不少,首要难题就是法律身份的问题。作为民间反扒志愿者,他们没有合法身份,他们也曾经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民间反扒志愿者协会,但面对重重阻力,这一计划只能向后不停推移。还有一个摆在反扒志愿者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没有经费,没有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甚至连防卫装备都不够,这加大了反扒志愿者的行动风险。
E
反 扒 队 还 能 走 多 远
记者在网上搜索全国各地民间反扒信息后得知,反扒志愿者面临的困境并非随州独有,大连、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的反扒志愿者组织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庆幸的是,有的地方民间反扒组织“命运”不一样。2006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交巡警支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00名义务反扒员,请来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护身抓捕训练。2007年岁末,杭州市天水反扒协会得到民政部门批准登记,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拥有合法身份的民间反扒组织。
湖北天赋律师事务所律师金坤认为,民间反扒力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反扒志愿者的行动在法律上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值得肯定。“随州反扒志愿者队伍的存在,不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提高了市民自身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对于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教育、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责任感,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在对志愿者的行为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提醒志愿者,一定要集体行动,不要单独行动。遇到小偷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打击犯罪。必要时应先向警方求助,不要贸然行动。
虽然困难重重,但反扒队志愿者们毅然表示,将坚持下去,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让小偷知道“只要你伸手,就有人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