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网购药品遇遍地陷阱
药监部门提醒:确需网上购药,要选正规“店”,合法“网上药店”全国总共27家
核心提示 现在,通过网络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通过网络买药的。 与此同时,由于网上售药难以监管,给消费者带来很大风险。若买到假药,轻则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重则可能贻误病情,甚至危害生命。 日前,随州市药监局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市民不要在网上购买药品,如果确需在网上购药,应尽量选择在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正规网站进行交易。 数字 网上合法正规药店全国只有27家 昨天上午,25岁的黄女士打开电脑,进入网上一家卖“曲美”减肥药的店面,原本想咨询一下“曲美”退货问题,却惊奇地发现,网站空空。“11月1日,这个网站还在卖,那我买的‘曲美’怎么退呢?” 随后,她拨打了太极集团开通的应急事件处理热线4008877698,工作人员登记了她的电话以及地址后说,如果她买的“曲美”是真品,太极集团会负责退货。 得知消息后,黄女士回家细细查看了她刚刚买的“曲美”产品,竟发现是仿制药。 “网上所谓的药店,可以说几乎都是非法的。”昨天,随州市药监局一负责人告诉笔者,按规定,网站只有具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和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才能向个人销售非处方药,而且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截至目前,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有资格向个人提供非处方药品交易服务的药品交易网站,全国仅有27家。 但是,进入百度、淘宝、拍拍网等,输入“网上药店”一词,瞬间有众多“网上药店”显示出来。打开这些网站,有卖降压药的,有卖减肥药的。 建议 用科技手段实现网购维权 对于因为网购产生的纠纷,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一律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证据永远是维权的首要武器。因此,网购者应当注意保存与对方客服人员的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在保存聊天记录时,建议用网络截屏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方式保留。另外,消费者应及时把相关页面进行保存。最好保存商品展示网页与购买记录网页,或者利用拍照、录像等方式存证。在商品出现问题的时候,网商通常会要求消费者将商品寄回检验,不能当地检测的情况下,必须以拍照或者录像的方式记录商品的瑕疵甚至缺陷,甚至可以拍下填写快递单和把商品交给快递员的情景,以防不良商家拖延。 调查 名为降压新药实为保健品 因为网站鱼龙混杂,于是各种问题便层出不穷。 最近,市民李先生称他在某医药产品网上,买了一款名为“××稳压宝”的高血压治疗药品,其网页广告上宣称该药品是由某医科大学生物基因研究所研制的,因产量有限,只供应“高端用户”。该网站宣称,服药后一周内若无效,不仅全额退款而且双倍赔偿。 李先生服用该药后,不但没有降压效果,还不时出现头晕目眩等不良反应。儿女周末前来探望时,李先生才在细心儿女的帮助下,从药品外包装盒上发现了“猫腻”。原来,该药的包装表面上虽然精美,但除了产品规格、剂量和所谓的“某医科大学生物基因研究所监制”的字样外,只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号,而没有生产厂家、批准文号及批号。 李先生和家人与网站取得联系,说明来意后,原本礼貌客气的客服小姐以听不见声音为由,挂断电话。任由李先生和家人变换各种方式,重复拨打此电话号码,对方却再不肯接听。 提醒 网上购药一定要三思 对于混乱的网上药店,随州市药监局一直在关注,但很多时候却有点束手无策。 “网上药店涉及工商等很多部门,所以处理起来比较难。”市药监局一负责人说。有一次,他们查到一个非法网上药店,但是经工商部门一查,却发现这个号称在随州的网店实质上是在外省注册,于是只能进行移交。 昨天,随州市药监局发布医疗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网购药品时,一定要仔细甄别,选择到27家正规网站去买。 此外,该负责人还说,千万不要听信虚假宣传广告,落入邮购假药的陷阱,一定要警惕打着免费讲课、赠品、义诊的招牌,实际推销假药的骗局,一旦发现违法销售假药现象,可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 骗人网站拥有几个特点 据了解,网购、邮购药品,出现纠纷或遇到诈骗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网站挂的机构名头通常很大。多挂有“中国、国家、北京、解放军的科研机构或医疗单位”的字样; ●网站通常会号称,产品是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等政府部门或机构指定或推荐; ●页面上会链接假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网站通常以电话订购或在线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向指定账号汇款,然后向消费者邮寄“药品”; ●页面上所标示的网站开办单位地址往往根本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