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青春在警徽中闪耀
  通讯员余贵生、黄正祥
    她,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用青春回报家乡;她,站在事业的起跑线,用勤奋累积知识;她,站在公安基层的第一线,用行动铸写誓言。她,就是经济开发区淅河派出所25岁的民警—李聪。
  投身基层报家乡
    2009年7月,李聪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专业毕业后,放弃了沿海城市发展的机会,坐上了回乡的列车。在湖北招警面试的时候,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我是随州水土养大的孩子,我要回随州当警察,保卫自己的家乡。”
    回到随州,李聪先是被安排到随州市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工作,后来到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派出所。无论是在交警机动大队,还是在淅河派出所,李聪做任何事都抢在前面,任劳任怨。当交警时,白天,她顶着炎炎烈日执勤;晚上,星星月亮陪伴她,马路旁一站就到晚上十点。在淅河派出所当街道民警,她总是加班加点办理案件,直至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
    在领导及同行看来,李聪到哪里都是块“刀刃锋利的好钢”。作为一名警校高材生,她完全可以要求换一个轻松的岗位,但她就是“把根扎在了基层”,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只是在尽做警察的责任,穿上警服就要不怕艰苦、挑战。
  专心致志学业务
    淅河治安的工作量大、淅河公安民警背负的担子重。
    李聪刚到淅河派出所时,随县刚成立,淅河派出所原有的11名民警有7人被调去随县工作,而新调来的7名民警中有4名均为刚从警校毕业的学生。市公安局领导对这批新人提出 “一年跟着干,两年单独干,三年成骨干”的要求,李聪暗自下定决心,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将以前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
    刚到淅河第二天,李聪便接手了一起刑事案件,通过加班加点的调查取证,最终破案并将此案顺利移送起诉。第一次办理案件的成功,让李聪深深体会到,必须在实践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步入公安工作的正轨。多问,善学,常思考,使李聪对工作迅速上手。半年的时间里,李聪便接手了淅河派出所法制工作,成为淅河派出所的法制员。
  立足岗位干事业
    “要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这是李聪工作日志中的一句话,也是李聪对自己的要求。
    2009年10月的一天下午,淅河镇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案,一名50岁的农民被八个人砍成重伤。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在接到汇报的第一时间组织了专班,对此案迅速展开调查,李聪便是专班中一员。在办理此案中,不论是讯问嫌疑人、调查外围材料,还是制作法律文书,她都做得井井有条。此案的办理凸显了李聪的办案能力,同局工作的一名具有丰富警务工作经验的老民警见她制作的笔录和法律文书称赞说,李聪做出来的东西不像是新民警干的,更像是有经验的老民警做的。从那以后,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的大案、专案组里,都会看到李聪的身影。
    被认可就意味着承担更重的责任,但李聪从不叫苦叫累,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态度向前迈进着。今年6月1日,淅河镇某村发生一起命案,当天下午六点,李聪跟随分局命案组一起赶往命案现场。第一次看命案尸体,第一次看尸体解剖细节照片,有人问她怕不怕,她说,其他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做到。李聪是命案组唯一一名参与办案女民警,跟其他男同事一样,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开展侦查,至次日凌晨两三点回家,披星戴月,从不说累。最终,她协助其他民警,侦破了此案。
    虽然从警时间还不到两年,李聪却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一次次用行动证明自己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她,用火热的青春践行着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青春在警徽中闪耀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广角】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