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儿子教我普通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的三口之家中竟有我的两位老师:妻子教我用电脑,儿子教我普通话。
    儿子川川,打上幼儿园起就一直讲普通话,上小学后更加“正统”,无论何时何地,哪怕受了委屈,调皮哭闹,全都用普通话表达。我的很多同事都夸奖:“这小家伙的普通话讲得很标准。”我倒觉得这小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他的老师、同学、玩伴都讲普通话,赶上好时代,环境造就人。而我六十年代末上小学,那时候连老师都不会讲普通话,所以我不会讲普通话,完全属于“先天性不足”。
    儿子当我的“语言老师”是从他上小学一年级以后开始演变的。他开始学汉语拼音,成天在家里“bpmfdtnl”。对于声母我还会一丁点,于是我跷着二郎腿,装模作样地监督他读,还不时在一旁提醒、纠正,俨然一位“家庭教师”。可是妻子在一旁偷笑:“别误人子弟吧,你连n和l都没有搞清楚,还是我来教吧。”过了一阵子,川川开始学韵母,这更是我的“盲区”,我还是知趣点,干脆不介入,免得再出洋相。
    然而,越是想逃避,越是无处可逃!最终还是被儿子“逼上梁山”。去年冬天,小家伙学会了拼音,考试得了满分,普通话说得更棒了,他还参加了朗诵比赛,而我还是用“半土半洋”的“随普”跟他对话。一天下午,他歪着小脑袋对我说:“爸,您为什么不好好学学普通话呢?家里就你最差。”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便硬着头皮说:“好吧,打今天起就跟你学普通话吧。”川川高兴得跳起来。
    “看花容易绣花难”。学说普通话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我在和川川的对话中,总是夹带着方言,而且经常出现读音错误,每次出错,川川都笑呵呵地、不厌其烦地帮助我纠正:“读(du)书”不是“dou(豆)书”、“花生(sheng)米”不是“花sen(森)米”......唉!类似的错误太多、太频繁,此时的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落伍”什么叫“技不如人”。惭愧,“而立之年”的大学生还不如一个七岁小孩,我无语,我伤心,我恨自己笨。妻子似乎看透我心思,直言道:“学普通话必须先过汉语拼音关,平时多搞语言训练,再结合拼音打字进行识别性练习,这样才能学得快。”
    吃罢晚饭,我到超市买了一大包蛋黄派、巧克力、夹心饼干,还有小家伙最喜欢玩的溜溜球,朝川川面前一放说:“儿子,吃饱了好好教老子拼音、普通话!”川川捂着嘴巴诡秘地偷笑。
    唉!管他咧,想学本领,就得放下架子、不耻下问嘛!我把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表挂在墙上,每天和川川一起读几遍;我还把这些字母抄在小纸上,贴于工作笔记本的封面,随身携带,随处可见;少数韵母读不准时主动向川川请教;川川不在时,我就问别人或者采用“字典+键盘”识别。就这样,我很快学会了汉语拼音。接下来,我每天坚持练习拼音打字,自己的讲话稿、总结、论文一律自己打字,后来干脆直接在电脑上写文章;平时与川川对话、在正规场合发言,我尽量用普通话;在家看电视时,我特别注意播音员、主持人、演员们的语言发音;我还买了一本《普通话测试必读》,仔细研究普通话的规律和要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打字速度和普通话水平同步提高。今年秋季,东城办事处举办广场文艺演出,导演安排我作为政界代表致《开幕词》,短短几分钟,充满激情的普通话,受到导演、观众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
    我兴奋、我自信、我感动!我在心里抱拳念叨:儿子,老爸谢过你了!
  
    (王合意)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儿子教我普通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