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设回眸
(上接第一版) 攀高结贵,“专汽之都”迅猛发展 有了金字招牌,如何使之更灿烂、更耀眼? 200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 “整合规范专汽行业”,整合重组成为专汽行业最强音。 此前,双龙专汽“攀亲”中国三江航天,强强联合,当年就实现罐式车产量全国第一,成为随州首家整车出口企业。 2008年,华威“傍上”中国重卡老大重汽集团。重汽华威一期投资1亿元,厂区扩大了一倍,占地达400多亩。今年1-11月,重汽华威实现总产值6.32亿元,同比增长74.7%。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说: “合作以后,由于重汽集团资金和技术支持,自卸车、半挂车和罐式车日产能都提高了一倍。” 靠强做大可大大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随州专汽企业纷纷与强企联姻,演绎着重组壮大的传奇经典:全力公司依托中国铸造业巨头广东富华共建亚洲最大的汽车铸件基地;厦门海翼与楚胜联手投资10亿元,兴建专汽及工程机械生产基地;齐星收购汉汽,创造了电视直播车、救援指挥车等房车精彩…… 重组助推了企业发展,到今年底,有24家专汽企业年产销过亿元,齐星达到33亿元以上,10亿元左右的企业5家。 整合重组如“蝴蝶效应”,促使随州专汽产业壮大并成为省重大产业集群之一。 科技支撑,“专汽之都”誉满全球 企业壮大发展,需要核心竞争力,也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撑。 “十一五”期间,随州专汽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了产学研长期合作协议。目前,90%的专汽企业与全国10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成功联姻。 湖北楚胜与武汉理工大共同研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三轴空气气囊悬架半挂运油车”,该项技术填补了行业领域的空白,产品受到中东、欧美等市场青睐;齐星公司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为依托,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产品远销海内外。 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造就了品牌,让“专汽之都”誉满全球。随州专汽从武汉机博会、广交会,走到了德国汉诺威汽车展。齐星、大力、龙帝等品牌的专汽,批量走向国际市场,出口到全球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齐星、大力2008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十一五,“专汽之都”名声大震。12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湖北省政府签署了共建随州 “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战略合作协议。王瑞祥会长说:“我们欣喜地看到,随州收获了丰硕成果,使专汽产业形成并保持了全国领先的聚集优势、制造优势、配套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随州已经成为国内专汽产业发展的热土,有力带动了湖北省乃至全国专汽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