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更多人远离乙肝
  乙肝一直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疾病。有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0亿人过去或现在有乙肝感染的血清标志,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有3.5亿人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与乙肝病毒相关的慢性肝病。但是乙肝疫苗的出现使人类有了防范这一病毒的能力,从而不再被动地等待被感染。
    众所周知,当足量、有效、安全的乙肝疫苗对人群进行大规模免疫接种后,势必对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人接种常规剂量乙肝疫苗都能获得免疫保护。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介绍说,我国从1981年开始应用血源性乙肝疫苗,1989年重组基因乙肝疫苗上市,到现在已有近30年,乙肝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了广泛证实。但临床显示,在接种完3针后仍有部分接种者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保护,有5%~10%为无应答者,有10%~27%为低应答者,而这部分人群仍是乙肝病毒的易感人群。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疫苗的理解并不全面,而理解的误区很可能是乙肝流行的隐患。现在大多数群众认为,接种过常规剂量的乙肝疫苗后一定能产生抗体,事实上有部分人没有产生抗体保护,因此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测抗体水平,看看是否免疫成功,如没有成功,则需要重新接种高剂量的乙肝疫苗。
    为什么在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会出现低应答或无应答者?临床研究表明,男性、肥胖者、吸烟者、大于40岁人群,以及某些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如艾滋病、糖尿病、严重肾脏疾病患者及服用免疫抑制剂者的无应答率较高,对于这样的人群可直接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让其产生抗体保护。
    高剂量乙肝疫苗的上市,无疑给无应答者带来了福音,尤其对16岁以上的青年群体、医务工作者和肾透析者等高危人群,它是很好的选择,对加快控制乙肝进程有重要意义。北京市从2009年开始对14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次接种20微克或60微克乙肝疫苗,因为大剂量的乙肝疫苗具有激活人体免疫应答的功效,使得无应答人群的免疫应答增强,让更多的人受到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乙肝携带者的数量。
  
    (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胡春梅)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更多人远离乙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健康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