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什么情况下,才应该输液?
无标题
  A遇到这些情况时才需要输液
    随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齐智勇说,输液在中国更像一种长期形成的就医文化,实际上在西方国家,输液是医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的“最后的给药方式”,只有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才会采用静脉注射这种开放人体静脉通道、风险较高的方式。
    齐智勇说,只有当遇到以下这些情况时,才需要进行输液:
    当患者病情危重、凶险时,特别是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不能或很难口服药物,或者胃肠道有反应时,必须要进行输液治疗;部分药物,如青霉素等,不适宜口服,易被胃酸破坏时,也可以采用输液的方式;使用毒性大的药物时也可以采用输液的方式。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一发烧就必须输液。一般来说,当病人的体温在38.5℃以下,可通过服用药物或者使用冰袋物理退热;只有当患者体温超过38.5℃,高烧不退,或者严重脱水导致体液电解质紊乱时,静脉输液退热才是不得已的选择。齐智勇说,在美国预约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时一般要10天,他们甚至没有“退烧针”,而是提倡非药物疗法,如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等。
  B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吃药不管用,来医院挂个吊瓶就好了,其实不是这样。”齐智勇说,任何药品都有自己的代谢规律,口服药一定要按照包装说明按时、按量服用,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很多人在家常常会忘了吃药,在医院输液就会老老实实地按时按量,结果就产生了误解,觉得“输液才好得快”。其实,任何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痊愈周期,只要消化吸收方面没有问题,口服药和输液的效果是相当的。
    齐智勇表示,治病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儿童而言,不提倡经常打针,是因为幼童臀肌发育较差,臀肌打针次数越多,臀肌纤维坏死越多,挛缩也越重,一旦出现臀肌挛缩,就会影响幼童骨骼发育,所以在考虑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会比较谨慎。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标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1 版:生活顾问】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