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春运今日拉开帷幕 “三大难题”面临考验
作者:区、市
  2011年春运19日将拉开大幕,这是我国“十二五”迎来的第一个春运。在40天里,全国将有28.53亿人次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回家过年,再次刷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人口大迁徙记录。
    年年春运年年难。面对今年的“春运大考”,交通等部门如何应对?百姓出行有保障吗?
  
  
  大考一:28.53亿人次能不能“走得动”?
  
    春运是我国特有的现象。从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但当时日均客流量仅73万人次。今年春运,全国出行人次将达到28.53亿,比去年增加3亿,同比增长11.6%。
    超过全国一半的人口量,要在40天内有车坐、按点走,而且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这是“春运大考”面临的第一道难题。
    铁路一般是旅客出行首选。铁道部表示,今年铁路春运旅客的旅行条件将好于往年。到2010年底,全国投入运用的高速铁路动车组达到480组,新增普通铁路客车8540多辆,有290多座新建客站投入使用。“尽管铁路运输能力在不断提升,但与社会需求相比,缺口仍然相当大。”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
    业内专家表示,交通运力大体上能满足广大旅客的需求,但相对于春运的集中需求,铁路、民航等“一票难求”的情况仍会存在,需要通过进一步增加运力、改善管理等才能逐步解决。
  
  
  大考二:雨雪冰冻会不会挡住“回家路”?
  
    春运期间,旅客回家的天气状况备受关注。这是春运面临的第二道大考。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从目前所掌握的监测手段来看,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降水总体上呈现较常年同期偏少的特征,出现类似2008年1月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小。但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比常年同期偏低,仍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他表示,中国气象局将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灾害监测和影响评估,高度重视雨雪冰冻天气中、短期预报及预警信息发布,做好应急准备。
    “今年道路运输的应急保障任务会更重。”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坦言。
    新年伊始,南方一些省份如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冰冻雨雪天气持续,高速公路的通行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目前相关省份交通运输部门已在机械设备、运力储备、救灾物资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
    铁路是受恶劣天气因素干扰最小的交通方式。王勇平说,如果今年春运期间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多发,将导致铁路客流突发性增长。对此,铁道部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从设备抢修、运力安排、调度指挥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
  
  
  大考三:道路封闭会不会“大规模发生”?
  
    “空中和地面道路的拥堵问题,也是春运的一大考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说。
    回顾2010年,“航班延误”成为关键词之一。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坦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空域已紧张到一个航班也加不进去的地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空域都处于饱和状态。由于飞机多、空路少,流量控制成为常态,“航班延误”愈演愈烈。
    许光建教授认为,我国有必要开放更多的空域给经济建设和民生服务使用,才能根本改善航班延误问题。同时,航班服务方式急需改变。“航班延误”是航空业不可避免的事情,问题的关键是出现延误后如何对待旅客。
    春运期间,越来越多的自驾车回家旅客担心:遇上公路堵车、甚至封路怎么办?对此,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强调,原则上不得封闭高速公路。对通行有难度的路段,尽量排除安全隐患,采取警车引领、分段放行等多种方式,限时、限速、限量组织车辆分批次通过。“因路面严重结冰、能见度低等原因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需要采取封闭省际高速公路交通管制措施的,必须征得相关省(区、市)同意,报公安部批准后组织实施。”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春运今日拉开帷幕 “三大难题”面临考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