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年关临近话“春晚”
过了年三十 才能交出答卷
作者:据新华社1月31日电
  为品牌经营是风光的,为品牌打工是辛苦的,为品牌负责是冒险的――此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剧组的真实写照。
    “春晚”,跟“晚”紧紧相连。去年9月建组以来,剧组工作人员几乎都在夜以继日中度过。“最后节目的敲定,要到年三十了。”总导演如是说。
  形式上的创新很困难
    马季的儿子马东,多次上春晚,此次担任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
    “你对这次语言类节目感觉如何?”面对这样最寻常的问题,马东停顿了好一会才回应:“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前后半年了,每天都沉浸其中,排练、改稿……我已经失去第一感受了,没有发言权了。”
    作为最受关注的语言类节目,马东认为最难的是在题材上如何真正实现与百姓的情感贴近,以及在形式上真正做到创新。
    “每一届春晚导演都希望有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只是体现在细节上的不同。春晚特定的属性、任务,很多东西是在不变中寻求变化。形式上的创新很困难,因为春晚有其特定的节目样式需求,既要满足现场,又要满足场外观众的需求,如何处理好内在联动关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换脸不是容易的事
    央视春晚老面孔问题,近年来为观众诟病,尤其是语言类节目,说来说去,演来演去,就那么几张脸。
    马东认为,换脸不是容易的事,并非换了新面孔就能出彩,“我们也在尝试新面孔的植入,大量影视演员开始介入春晚。但是,他们进入这个舞台不容易,影视表演是很难平行移植到春晚舞台上的。今年我们还是大胆尝试新面孔植入,为后人留下经验,哪怕走弯路。”
    春晚总策划秦新民认为,不管如何,推出新人、为春晚注入新鲜血液的追求不会改变。在此前提下,对老演员的要求就更加严苛了。
    改造后的“原生态”
    2011年央视春晚的一大亮点,是不少来自草根、民间的演员、节目走上春晚舞台。
    “这些上春晚的草根节目,其实是经过了包装和改造的。”秦新民介绍,“比如西单女孩,她原来的演唱确实是很弱的,拿到春晚舞台上是很欠缺的,所以专门为她重新创作了歌曲;旭日阳刚演唱的是原作《春天里》,但在舞台包装上进行了丰富。深圳农民工街舞团是业余街舞团体,演员的能力很不均衡,我们进行了强化,增加了表演人数,并确定了《咱们工人有力量》作背景音乐。”
    “改造后的节目,在保留原来质朴、纯真的基础上,艺术水准有了明显提高,更符合晚会的欣赏要求。”秦新民说,“春晚节目有特殊要求,即便是相声大赛获奖作品上春晚,也需要经过很大的改造,对其发力
  方向及聚焦点等,都要重新做出调整。”
  春晚是全民“压岁钱”
    对于有人质疑央视春晚的奢华,总策划秦新民持不同看法。“我觉得,不能用商演的标准看春晚的花费。因为央视一套是全民免费收看的频道,假若花费1亿元做春晚,作为国家电视台,在这样最重大的全民节日中,只是给每个观众送去1毛钱压岁钱,这多吗?这是公益性的,何况还没花到那么多钱。”
    他介绍,所有的演员,包括大腕,参加春晚几乎都是公益演出,只领一些补贴。
    “当然,在舞美上,我们也不能太奢侈,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今年的舞台布置以剪纸为背景,既简洁、大气,又显得红火、喜庆。”
  (据新华社1月31日电)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过了年三十 才能交出答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