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黄大嫂的年三十
  没有飞雪的冬,乍暖还寒。大年三十,黄大嫂起来得特别早,她将客厅里的桌凳收拾顺当后,便开始到厨房里准备年饭。鸡鱼肉和蔬菜一应俱全,今年除自家老少三代五口人外,还有从乡下赶来的年近八旬的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她要把这顿年饭操办得更加丰盛。
    黄大嫂名叫黄运珍,今年59岁,人长得虽瘦小但精神很饱满。黄大嫂告诉记者,她家住曾都区何店镇贯庄,那里是丘陵地区。十年前,因家里田不多种地收入少,她便同丈夫带着儿子来到随州城,租住在沿河大道双龙寺居委会一套面积几十平方米的私人楼里。于是,从那时开始,她肩挂着一个简陋的木盒,里面装着皮革清洗剂、鞋油、毛刷、擦布等物件,手里提着一个小靠椅,成了这座正不断迈向现代化的城市里的一名擦鞋匠。
    鞭炮放了,祖先敬了,年饭吃了,冬日的太阳温暖着大地。十点多钟,黄大嫂又肩挂木盒,手提靠椅,从那条并不宽阔的小巷中走了出来。她来到水西门玉龙商城对面刚停下,一位穿着长统靴的漂亮女孩便坐在她面前的小靠椅上,清洗、上油、刷磨、布擦、打光,一切是那样的熟练和麻利。五分钟过后,一双锃亮的美靴伴随着漂亮的公主,便成了这座城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黄大嫂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她擦鞋既不交税也不用交费,每年只交自家五人的房租费3600元。政府对城市的管理也很讲人性,她擦鞋可以找个地方定点坐守,也可以满城流动。平时擦一双皮鞋2元钱,春节期间3元,比平时多一元,大多数是顾客自愿给的,顾客说过年了给个喜钱。又有人坐下擦鞋了,黄大嫂边擦边说,过年的喜悦一直洋溢在脸上。
    太阳奔向西山。华灯初放,鞭炮响起,烟花灿亮,随州城年三十的夜更加绚丽。晚六点多,黄大嫂收拾工具回家,这一天,她擦了近30双鞋,收入80多元,她说很满足。看着黄大嫂渐渐消融在夜幕中,记者回头再望,城中仍有许多摊店在坚守。也许正是有了黄大嫂这样普通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平凡劳动,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和谐和丰富。
  
    (本报记者 罗毅)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黄大嫂的年三十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