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寻南走北》见随州

  先稳先生春节送我一本书——《寻南走北》,这是辑他近三十年游学世界各地的札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论文、大学讲稿和课件58篇之多。读后,获得了大量的随州文化信息,使我对作者的家乡随州文化及随州人产生了兴趣。
    该书虽未具流行文学的时尚,但也词句朴实,颇具底蕴,如《观娃娃》一诗中这样写道:“娃娃时时望着妈,看着笑着不说话,妈妈整天抱着娃,亲着吻着笑呵呵”;书中还有一篇描写一位残疾人数十年始终不渝植树造林的精神时,这样写道:“他的双腿粗不过成人的胳膊,每前进一步都要完成五六个动作:先将身体重量移到一根拐杖上,然后吃力地移动另一根拐杖,循环往复……正常人挖一个一立方米的树窝,顶多需要半个钟头,可他却要不断地变换位置,至少也要两天功夫!”
    他的游记不是描述繁华的都市,而是注意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威尼斯的夜晚 歌声琴声一片》中,他这样写道:“1988年秋季,我有幸来到这座名城。然而,最使我感兴趣的并不是满街商人的叫卖,也不是教堂里的祷告声,而是这里人们对生活的歌唱。夜间的威尼斯,条条河中有琴有歌。晚饭之后,青年男女,双出双入,也有鹤发童颜,还有的是一家老少,都从家里走出来,划着香蕉式的小船,弹着琴、唱着歌,将一天的疲劳释放在这夜色的河流中。在诸如电子琴、小提琴的伴奏声中,你听到的时而是男女声独唱,时而是合唱。这一切,同教堂里的钟声相呼应……此时的水城仿佛变成了一个大歌剧院。”威尼斯的夜,真是“明月映沧海,秋色照碧波”,泛舟其间,谁都会有心旷神怡、乐而忘返的感觉。
    在复制他人学术论文大行其道的今天,他却能独立思考、另辟蹊径,令人回味。
    该书更是提供了丰富的随州文化信息。
    如《关于激活随州文化资本的考量》一文中,介绍了随州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国宝——编钟以及数千件入馆文物,人类始祖——炎帝神农,国家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华山,玉龙温泉休闲度假区等。这为人们了解随州起到了无形的导游作用。总之,我作为一位外地人,通过这本书了解到随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
    该书以对联为序,也算新颖:“半路出家,一路凯歌,东西求学,南征北战,星辰受震撼;一生折腾,两袖清风,上下探索,左思右想,吾生自娱乐。”据说上联是他一位知己在他不惑之年出国留学时,被他求学精神所感动而出题,下联则是他学成回国后接的联。在“神马都是浮云”的当今,他心静,四十开外还选择读书。人们浮躁时,他冷静,业余时间坚持笔耕30年。
    这与他生活的这城、这里人、这里文化,有着基因联系。随州,一个不多见的安静、环保、文化城!这才是人们寻南走北的目的家园。
  
    杨文学(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寻南走北》见随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