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不妨放心打疫苗
  一、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我市自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以来,效果显著,通过运用包括免疫接种在内的多种传染病控制手段,传染病对市民健康的威胁大幅度下降,减少疫苗针对疾病(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风疹、甲肝、乙脑、流脑等)大幅度下降,其中脊髓灰质炎已经被消灭,白喉已二十多年无病例发生,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也已多年无病例发生;肺结核发病数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已基本上得到控制。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市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10%降至2007年的7%,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1%以下,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07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流脑、乙脑、麻腮风等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到14种疫苗防15种疾病。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接种疫苗成为重要的手段。
    二、科学的看待接种疫苗出现的异常反应,疫苗可以放心的打
    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其主要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但发生率极低。有六种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另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仍会发病,这就属于偶合发病。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率越大。
    (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熊良久 邱枫)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妨放心打疫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健康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