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关键
——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
作者:王董斌
“没有强大的零部件产业,就没有强大的汽车工业!”3月20日,在随州举办的“2011汽车产业形势报告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作题为 《中国汽车零部件现状分析及如何做大做强》的报告时,强调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性。 董建平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他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规模大,成为最市场化、最具活力的行业,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技术来源主要靠仿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质量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所用原料依赖进口,产品主要面向低端市场等。 “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技术落后成为制约本土企业发展的关键。” 如何做大做强零部件产业?董建平认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国际汽车市场不景气,为本土企业创造了与外企合作的好机会。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零部件产业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企业 “走出去”等,这些都是面临的机遇。本土零部件企业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寻求与国外汽车产业合作,获得成熟的技术,快速提高自己的制造水平,进入高端市场。从长远看,应充分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全面地和外国独立研发机构、大学长期合作,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逐步掌握核心技术,跟上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步伐。 “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车,自主品牌整车企业要有长远、战略的眼光,加强与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培养建立以本土龙头企业为主的配套体系。” 本报记者 王董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