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炎黄子孙 不忘始祖
作者:随文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美国小说《根》和台湾电影《源》问世后,世界上很快出现了一场寻根问祖热。居住世界各地的新老移民及其后裔纷纷加入了这场血浓于水的寻根问祖热潮。
    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寻根为把握生命─寻找生命的来龙去脉。“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的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
    相比较而言,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夏炎黄子孙对祖先和对故土的眷恋更为突出。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讲,寻根问祖不但是天经地义,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他们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历史得以延续、民族之魂得以凝聚的桥梁和纽带。
    每年一届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就为华夏炎黄子孙搭建了寻根的桥梁。据悉首届寻根节规模为20000人,其中大部分为海外华人。这说明无论是真龙天子,还是庶民百姓;无论你来自故国本土,还是来自海外,只要你的血管里流着中国人的血,在始祖面前,就不能不虔诚的低头致敬。
    早在五千年前,炎帝始祖就在随州这块土地上制耒耜、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开启了璀璨的华夏农耕文明。炎帝是农耕文明的缔造者,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祖先。民间相传,农历四月廿六为炎帝神农生辰纪念日,随州市每年这个时候都举办隆重的炎帝神农生辰庆典活动,缅怀华夏始祖。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跋涉来这里拜谒炎帝神农,随州作为炎帝故里已经得到海内外的广泛认同。
    炎帝神农大殿,坐北朝南,占地6600平方米,高台圆柱直檐,秦汉风格,古朴庄重。它位于烈山腹地,向前延伸至对面的九龙山,形成一条中轴线。景点依次是谒祖广场、圣火台、华夏始祖门、九拱桥、四牛石雕和照壁。在谒祖广场的前沿,耸立盛世鼎及和谐鼎;广场入口两侧,共摆放56个文化石,寓意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展示当代中国盛世风采及和谐之美。景区内所有建筑和道路的设计数字,都能以3和9为模数整除,体现海纳百川,九九归一,同宗同源,终归一统之意。
    炎帝神农石像位于海拔113米高的九列山第七列上,与炎帝神农大殿遥遥相望。大像以美籍华人周共·王德樵用重金从美国华岗博物馆购出的炎帝神农画像作为蓝本,底座边长56尺(约18.67米),意为中国56个民族;底座高度为42.6尺(14.2米),意为炎帝神农诞生日农历四月廿六;立像高为95尺(约31.67米),意为九五之尊。
    炎帝神农故里犹如一部书,记录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而随州市举办的炎帝神农寻根节又犹如一面镜子,叠映着炎黄子孙对始祖的不尽感念和崇敬。 (随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炎黄子孙 不忘始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