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关爱移民学生
  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郧县移民学生就学情况如何,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适应了吗?近日,记者再次走进了随县新街镇中心学校,对移民学生进行了采访。
  
  
    开学细心准备
  
    去年7月,随县新街镇共接收779名郧县柳坡镇移民,安置在镇内的6个移民新村。全镇共有近100名移民子女需就近入学,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约80人,现已分别就读于新街镇中心学校和新街镇小学。
    据介绍,在移民还未搬来时,新街镇中心学校就前往各村,及早摸准、核实了学生信息。包括在校生的人数、学生家长的姓名,并一一抄录了政府为移民家庭安装的电话座机的号码。
    放假时,在各学校校门口设点,为前来咨询的移民学生家长答疑解惑,并用车载着年纪较小的学生参观校园;开学前一周,估计移民家庭都已安顿好,新街镇各学校分别派老师去移民学生家里,提前与学生见面,并逐个告知移民学生将去哪个学校哪个班上学,逐一向学生家长说明去学校的路应该怎么走。
    开学后,各学校要求老师课上必须讲普通话,并尽量安排普通话讲得好的老师来教移民学生。
  
  
    家长放心外出
  
    学校尽量将移民学生安插在不同的班级,以免其形成自己相对封闭的小团体,而不与本地学生交流、难以融入新集体;担心移民学生学习跟不上,给移民学生安排学习成绩优异的同桌;召开主题班会时,请移民学生家长来参加,听听孩子在学校的心声;向学生讲解移民对“南水北调”工程所作的贡献,号召同学们关心爱护移民学生。
    担心习惯吃面食的陨县学生吃不惯随州的饭菜,学校食堂为移民学生“开小灶”煮面条;给每位移民学生安排了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教他们饭卡怎么刷、怎么充钱,告诉他们老师办公室在哪边,为他们解答学习上的难题……
    徐艳琳是转读于新街镇高级小学四(3)班的移民学生,去年刚开学时,其父亲对女儿在一个陌生环境的生活、学习十分不放心,每天中午、下午,都会到学校来四处转转,定时察看,并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
    待自己亲自观察一个月后,看到学校这么照顾移民学生,徐父才放下心来,没有再到学校来“定时察看”。“开学一个月后,我爸才放心下来,外出打工去了。”谈起父亲当时的“怪举”,徐艳琳笑着说道。
  
  
    学生笑容变多了
  
    渐渐地,家长放心了,学生的心扉也打开了,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
    徐思南刚转到新街镇高小时,按他在陨县的学习进度,被正常安排读六年级。但是很快,班主任王海霞发现徐思南各科成绩都有点跟不上。联系徐思南家长后才得知,徐思南以前在陨县读书时,因为学校地处偏远,人数极少,读的是复式班。一个教室内同时坐着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教这一年级的学生时,其他年级的自己做作业。因此,徐思南现在有点跟不上,特别是数学上有的公式完全没学过。
    于是,王老师在征得徐思南及其家长的同意之后,将徐思南调到了五年级。“现在上课我能听得懂了,很感谢王老师当时给我留级的建议,不然,我想我以后的学习可能永远也赶不上去了。”徐思南说。
  
    (见习记者 陈云 通讯员 罗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关爱移民学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科教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