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向课堂要高效
——曾都区在万店中心学校开展教学视导活动侧记
作者:张顺

  图片:学生制作“忘忧卡”为同学解忧
  
  
    近日,曾都区教研室在万店镇中心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教学视导,以推进课程改革。同时,该校的提高课堂有效性课题通过立项,正式开题。教研员们采用听、看、查、谈等形式对该校教学工作从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研教改、评价机制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视导评估,与教学一线的教师相互切磋,向课堂要高效。
  
  
    全员参与《成长的烦恼》
  
    在该校七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张兴伟把学生分成了6个组,讨论起一个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成长的烦恼》。学生许群说:刚到这个学校时很自卑,觉得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了解我,都不愿和我交流……学生许群说:我的个头矮;……面对一个个“烦恼”,学生们不仅踊跃点评,还向来听课的区教研室主任邹全明发起了 “进攻”:“请问您在少年时期有过什么烦恼吗?”邹全明坦然回答:“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学习知识十分困难,压力也很大。”“请问您是怎么对待这些烦恼的呢?”“刻苦努力,把压力化为动力,让学习充满乐趣。”“现在您有什么话对我们青少年说呢?”“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快乐地成长。”
    讨论之后,学生们又亮出了自己解决烦恼的“金点子”,学生宫蕾说:“我替许群解烦恼,我做了一朵百合花形的忘忧卡,以此告诉你,个头矮不是问题,潘长江叔叔不是说了嘛!‘浓缩的都是精华!’你不必太悲伤,愿你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丽!”
    学生自身的“烦恼”解决了之后,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日本发生了9.0级的特大地震,你认为日本的国民现在面临的烦恼是什么?你又想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呢?
    “核泄漏问题如何很好解决?”“如何进行灾后重建……”学生们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课后,张兴伟老师说,开展课堂有效性课题研究,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立足点放在学生是否充分参与、是否快乐学习上。因此这节课,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尊重学生对人生成长经历的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走出封闭的个人世界,调整好心态,并充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人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龚玉霞说,从有效性这个层面上讲,张老师的这堂课是相当成功的。面向了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教学资源,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万店镇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陈国明说,提高课堂有效性课题的确立,经历了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倾听了师生和学生家长对课堂教学的意见,研究了最前沿的教科研信息,以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天内,视导组成员根据学校课程表,深入课堂推门听课,了解掌握课堂教学现状。并查看教师教案、作业批改情况以及该学科的教研活动计划、记录、反思等,检查教学各环节情况,及时召开座谈会与该学科教师交流、沟通和研讨。视导组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视导评估满分为300分,万店镇中心学校实际得分271.9分,评定等级为优秀。区教研室主任邹全明说:“我对该校的总体评价是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本报记者 张顺 通讯员 孙晨曦 谢加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曾都区在万店中心学校开展教学视导活动侧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科教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