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出重点 强基固本 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市委明确提出,通过扎实开展“强基固本”建设年、“强基固本”巩固年、“强基固本”提升年活动,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使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这一总体思路充分体现了市委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基层党建工作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对基层党建工作面临挑战和考验的一种积极回应。今年将突出六项工作重点,着力开展“强基固本”巩固年活动,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实现全市“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重点,认真做好乡镇党委和村“两委”换届工作。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切实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选任方式,严格选拔程序,切实把政治思想素质好、贯彻执行政策能力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强、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来。要认真分析村情选情,投入足够的领导力量,实行区(市、县)“四大家”党员领导干部包乡镇、县乡机关干部驻村指导,确保一次性选举成功。在村“两委”换届中,要加大从外出务工经商农民中选拔村干部的力度,抓紧物色人选,主动上门邀请,着力选拔一批“回乡创业型”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发展。全市各级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工业兴市”主战略,紧扣本单位的业务工作来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必须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来争优秀。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研究全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和战略举措,找准创先争优活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随州跨越式发展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最大实践、为我市实现“十二五”开门红注入强大动力。结合每个单位的工作职能和每名党员的岗位特点、能力素质、个人特长、群众需求,抓好公开承诺,并付诸实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 以建好用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载体,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以农村、社区为重点,围绕强化党务、规范村(居)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的要求,全面抓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和功能整合工作,力争年底实现每个村(社区)都有功能完善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不定期进行工作巡查,全面落实村 (社区)干部值班制度,引导他们以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真正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工作当“家业”,真正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家”的关爱和温暖。 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夯实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找准村级集体经济与国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省政府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省国土资源厅土地整治等强农惠农政策、项目的对接,通过争取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结合“三资”清理,每个乡镇确定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试点,组织招商活动,以资源换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促使一部分村得到转化提升。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为契机,巩固和深化“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着力帮助结对村兴办一个集体经济长期受益的项目,增强造血功能。 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强基层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 “文化层次、创业技能、服务本领”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强化教育培训等措施,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乡村换届结束后,对乡村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岗前集中培训。把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集中性培训与经常性培训结合起来,大规模培训党员,从今年开始,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对全市基层党员普遍进行一次轮训。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其他各项工作。以“五联五化”为抓手,扎实推进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以各级各类开发区为依托,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着力在建立组织、发挥作用上下功夫。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面加强机关、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坚持高起点谋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断拓宽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渠道和途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者系市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组织科长) ○ 杨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