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162种药品昨日起降价
平均降幅为21% 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新华社3月28日电 根据国家和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决定,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的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从28日起下调,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发展改革委预计这次降价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
    这条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消息引起社会的广泛欢迎,但也有一些人士认为政府干预药价作用不大,认为药厂和经销企业会不再生产或销售政府降价的药品,导致 “一降就死”的现象。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负责药品定价的有关人士介绍,据调查,政府多次降价效果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他举例说,去年,发展改革委将上海罗氏公司生产的头孢曲松单价从90多元下调到60多元,降幅达30%多。
    近几年来,发展改革委累计27次降低了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但社会大众反映强烈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说,过去,为应对政府降低药价的政策,一些药品生产厂家、经销商往往采取一系列手段规避政府降价政策,维持虚高利润。有的企业不再生产被降价的药品,或者同样的药品改头换面,以另外一个名称或剂型继续以虚高的价格销售。人们称之为“一降就死”“一降就没”。
    他说,事实上,现在这样的招数不灵了。有关部门通过严格新药审批和比价换算公式,有效地解决“一降就死”“一降就没”等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部门告诉新华社记者,2007年新修订的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取消了简单改剂型的注册分类,在药品注册管理过程中鼓励创新,要求改剂型的药物体现新剂型的优越性。《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也根据中药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对改剂型品种的有关要求,强调必须通过临床试验来证明改剂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就是说,过去那种药品成分不变,注册个新名称继续销售的做法行不通了。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62种药品昨日起降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