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写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
  三年前,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大地震后的汶川,悲情满怀。
    一年前,红旗招展,机器轰鸣。重建中的汶川,大爱如山。
    今天,天翻地覆,笑靥如花。重生的汶川,处处生机勃勃。
    浴火重生,凤凰涅?。从物质基础到精神文化,经过三年重建的汶川地震灾区,站到了腾飞的新起点上。
    三年重建,打造出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新平台
    汶川县,水磨镇。
    依山而建的水磨羌城,整修一新的禅寿老街,如今远近闻名。美食一条街、展馆一条街……各条藏羌特色街道上游客如云,生意火爆,店铺租金持续上涨。
    震前,水磨镇是阿坝州的重工业基地,烟囱林立,污水横流。广东佛山的对口援建,像魔术师的妙手,让重生的水磨焕然一新。2009年,水磨镇被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成了汶川县一张亮丽的名片。
    脱胎换骨的水磨镇,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腾飞跨越的一个缩影。
    三年来,国家共投入灾后重建资金10205亿元。今天,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已完成灾后重建规划项目的95%,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
    从汶川到绵阳,从甘肃文县到陕西宁强,三年间,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乡村面貌一新,一片片果园布满山岗,一家家企业建成投产……地震灾区正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起航。
    三年重建,锻造出不屈不挠、感恩奋进的新境界
    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三年重建,锻造出灾区群众知恩图报、奋发向上的优秀品格。
    今天,走在各个重建点,一个突出的印象是村镇整洁有序,人们和谐相处。污水进入处理管网,垃圾有人专门收集,自觉维护美丽新家园成了人们一致的愿望。
    “党的恩情永不忘,对口援建记心上。艰苦奋斗不能丢,回报社会永不休。”这是青川人民今天喊出的响亮口号。
    人类在重建物质世界的同时,精神境界也得到升华。
    灾后三天,罗江县就研究提出了以精神重建为主旨的 “火凤凰”计划——重建自信与信念,重建爱心与美德,重建教化与自尊,重建礼俗与伦理,重建敬畏与感恩,重建机制与秩序,重建光荣与梦想。
    党和政府的真情关心,灾后重建的巨大成果,精神重建的种种努力,是疗治灾区群众心灵创伤的良药。曾经想自杀的伤残者今天成了心理志愿者,痛失所爱的人们开始组建新的家庭,获得新生的村寨再次响起了欢乐的笑声……
    三年重建,带来执政能力、执政理念的新跨越
    三年重建,是比抗震救灾更为艰巨的任务,是一场更为复杂、更具挑战的考验。广大党员干部以勤勤恳恳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果,交出了令人信服的答卷。
    灾后重建,民生为首——三年间,灾区各级党组织更加关注民生。扶贫济困、富县强民,成为基层党委政府共同的执政理念。
    在青川县,县委书记向此德自今年3月上任以来,已主持推出、规范了6项民生救助制度,包括贫困救助热线制度、白血病患者救助制度、基层干部因病返贫救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贫困党员救助制度及80岁以上党员定补制度和火灾事故受害人救助制度。
    “我算了一下,这些制度一年需要经费360万元,不算太多,但这些救助制度出台,对老百姓至关重要。我们的财政要体现民生,必须挤出钱来保障民生。”向此德说。
    三年重建,三年跨越,三年辉煌。
    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在灾后重建中充分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历三年恢复重建的地震灾区正在大步走向光明的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着90年光辉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人民不断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写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时事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