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去心理门诊还是去精神科?
  如今,许多综合医院及机构都纷纷设立了心理门诊或咨询室,但是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能在此解决?在精神科与心理门诊并存的情况下,你该如何选择?二者这间看似雷同,实则有天壤之别。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是完全不同的现两个概念:心理医生指的心理咨询师。情感问题、职业、婚姻家庭问题可以到心理门诊通过“话疗”解决,但长时间悲观绝望,遇到重大应激事件后适应困难,有自杀、伤人倾向或毁物冲动等症状,仅仅通过咨询就可能迁误病情。此时,一定要去精神科,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等方法才能有效。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去精神科呢?
    1、出现幻觉、妄想的症状:
    幻觉是病人在没有现实刺激出现时产生的虚幻的感知体验,其中以幻听、幻视最为常见。
    妄想是病人在幻觉或其它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比如,病人可能把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情都看成是与他有关——别人吐痰、关门、谈笑都是别有用心地针对他;或者坚信有人要陷害他,用某种仪器监视他的行踪等等。
    2、情绪上有明显的狂躁、抑郁、焦虑症状:
    所谓狂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高涨。他们感觉脑子好使了,比平常聪明了,可以在短时间内写出大量的信件、文章;他们的言语、动作活动也明显增多,精力非常旺盛却毫无倦意。抑郁与它截然相反,病人表现为情绪极为低落,终日愁眉不展,伤心落泪。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有自杀企图和行为;他们觉得脑子变慢了,思考问题困难,言语与活动比以前明显减少。焦虑是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人对现实威胁或不确定性作出的正常反应。当焦虑的严重程度与现实威胁不相称或待续时间过长时,要考虑为异常情绪。临床上,病理性焦虑指持续无原因地紧张、担心,伴有运动性不安和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3、性格和行为的明显改变:
    病人的性格与以前相比,有一种突变,比如突然变得懒散、不讲卫生;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并不焦虑,不想改变;对人冷淡,对亲人也变得漠不关心,等等。或者行为表现出明显异常,如自言自语、自笑、动作单调杂乱、愚蠢幼稚、到处乱跑、喜怒无常、扮鬼脸等,这者需要去精神科就诊。
    此外,有强迫症状,尤其是强迫行为,如强迫性检查、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计数和强迫性仪式动作的病人也需要到精神科就诊,并接受药物及心理治疗。
  
    曾都医院精神心理科 鲁从林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去心理门诊还是去精神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健康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