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提升办学水平 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和解决我国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的客观需要。当前,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也存在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强调大力发展与有关方面响应不足、公平教育目标与政府责任缺位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笔者认为,从职业学校自身来讲,只有树立正确办学思想、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坚持特色办学之路,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才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树立正确办学思想。一要创新办学策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适合他们的教育,坚定地走多元合作办学之路,把学校融入经济社会的海洋之中。二要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设置岗位课程、建设实训基地、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要通过专业与岗位衔接、实训资源整合、产品研发中心、工艺技术服务平台、教师实践和学生实习等方式,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有效的解决企业用人难和专业不对口的难题。三要尝试区域合作。借助大、中城市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专业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优势,把大、中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我们的职业学校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培训网络。通过组建跨区域的职业教育网,实行资源共享,带动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区域间的平稳和协调。
    大力开展教学改革。遵循“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理念,与当地产业结合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大力开发符合当地企业需要与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遵循“学生适合怎么教就怎么教”的理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深化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大力推广理实一体化或现场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技能培训放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实习现场或工厂车间学练做相结合,使教学贴近生产、贴近市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动手能力。遵循“学生适合怎么评价就怎么评价”的理念,改革对学生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要通过科学的考核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引导教和学朝着培养目标的方向前进,真正做到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坚持特色办学之路。职业教育作为“公共产品”,也应讲究“个性化”。一要加强硬件建设。着力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实现教学、办公现代化。二要打造品牌专业。根据自身的层次、特点、条件,做好专业设置规划,并适度超前确立专业方向,力求使培养的人才“学有所用、适销对路”。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现代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加强贴近区域产业。要审时度势、找准位置,加快实现向市场需求的跨越、把骨干专业做得 “稳、强、大、精”,一般专业突出“活、新、快”,形成局部优势和“名牌”效应。三要创新队伍建设。职业学校的老师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教学业务能力,而且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不但能说,更要会做。要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让教师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改革教师评聘机制和考核标准,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
    (作者系随州技师学院院长)
  徐明成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提升办学水平 发展职业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