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 服务随州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市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两大主题,按照“转变思想观念,完善运行机制,优化公共服务,深化科技服务,加强科学管理,狠抓工作落实”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显著 一是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气象服务,做好关键性、转折性、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和重要农事气象预报服务。如成功预报了随州境内出现“倒春寒”、特大暴雨、低温雨雪天气等几次重要天气过程;向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单位报送了《重要气象报告》。二是及时报送服务材料。去年共发布 《春运期专题气象预报》、《夏收夏播 (秋收秋播)专题预报》等各类重要(专题)气象服务137期,上报决策服务材料5份,通过短信决策服务平台发布决策服务信息17次;发布《天气简报》和中长期预报127期。三是通过组织考试、培训努力提高业务人员技能水平,气象基础业务质量稳步提高。去年全市地面气象测报业务错情0.05‰,酸雨观测业务错情率0.0‰,农业气象观测业务错情率0.0‰。四是认真做好短时和临近天气预报。今年1—4月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7.9%,在全省17个地、市直管市名列第四。五是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今年共实施3次人工增雨(雪)作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二)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推动新型台站发展,重新编制了随州市气象台站建设规划;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工作,随州气象预警中心项目建设已列入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完成了随州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评审和公示;先后投入70多万元在全市各乡镇建立区域自动气象站46个,覆盖全市各乡镇;投入60多万元新建了闪电定位观测、GPS/MET水汽观测、酸雨观测、太阳辐射观测等新型观测项目。 加强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能力、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完成了随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建设,并在气象预报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建设,并投入业务运行;完成了220KVA电力传输主干线电缆积冰观测的安装并投入业务运行;完成了4个区域自动站的升级工作、新一代卫星广播系统的安装、SDH宽带网由4M到6M的升级。成立了随州市气象装备保障中心,开展区域自动站巡检工作,设备故障都得到了及时处理,保障了仪器装备的平稳运行。 加强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针对农村气象信息获取途经少、获取信息不及时等现状,近年来,气象局在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基础上扩展了12121电话、互联网站、电子显示屏及手机短信等方式。在市委书记王祥喜的支持下,去年10月中国气象频道成功在随州“落地”,随州市本级有线电视用户均可收看。 (三)社会管理和科学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制定完善了全力服务工业兴市战略。一是制定了“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工业兴市”实施方案,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二是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对在我市投资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从项目引进、建设到投产,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加大了行政执法力度。组成治理防雷安全隐患专班,集中力量开展防雷安全隐患综合治理执法大检查,全年共下达行政执法通知书21份,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57份,且行政执法实现零投诉、零复议、零诉讼。 扎实开展了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制定了政风行风评议实施方案,及时向督查组和联络员汇报工作进展;开展了气象服务“五满意”、行政服务“六公开”等承诺活动。通过气象信息平台发布五万条政风行风工作短信,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同时走访调查服务对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对自查和征求意见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 政风行风建设优化了市气象局的办事效率,提升了机关的形象,市气象局各项工作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随州市气象台就气象服务工作向社会 公 开 承 诺 为扎实开展“三评两查”活动,市气象台将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准确、及时、优质、高效”为标准,努力做到“气象服务五满意”,即:决策服务领导满意、专业服务用户满意、专项服务部门满意、公众服务群众满意、指导服务基层满意。现郑重向社会公开承诺: 一、每天按时发布短期天气预报,努力做到预报准确、服务及时。 二、协助公众气象服务中心做好“12121”电话自动答询服务,做到内容及时更新、语言通俗易懂;电视天气节目制作,做到内容播报准确无误、背景画面清晰健康、音乐悦耳动听; 三、做好节假日和重大庆典活动的公众预报服务;重点工程建设保障及转折性天气预报,主动、及时向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汇报;通过电话、传真、书面等方式及时通知各有关用户。 四、遇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及时通过短信、电台、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播报;按照《防灾减灾决策服务预案》的要求,主动、及时向地方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和用户提供预报意见。 五、辖区内出现灾害后,迅速收集天气实况资料、灾情,提出对未来天气趋势进行预测,主动、及时向政府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汇报。 六、接听电话气象咨询电话时,态度和蔼、细致耐心,有问必答、文明礼貌。 随州市气象局职能职责 随州市气象局为随州市气象系统的管理机构,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为指导,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承担天气、气候、农业气象与生态、大气成分、雷电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多轨道气象业务和服务工作。随州市气象局机构规格为正处级。其主要职能如下: (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2)适应多轨道业务发展需要,构建以国家基本站、国家气象站和区域天气观测站组成综合观测体系,形成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天气观测网。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传输。 (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预测预报管理,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服务;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4)负责本行政区域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建立和完善随州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综合业务系统; (5)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6)组织开展气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规的实施,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7)依法承担法律法规赋予的气象行政管理职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等气象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批管理。 (8)负责全市气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统一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部门的计划财务、人事劳动、科研和教育以及业务建设等工作;会同市、区人民政府对市、区气象机构实施以部门为主的双重管理。 (9)承担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行评联系人:周泽民 电话:3230468 随州市气象局防雷管理办公室公开承诺 一、统一窗口。市行政服务中心气象窗口依法统一受理全市防雷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申请。 二、规范执法。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认真履行气象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坚决反对以收代罚、罚过放行,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三、及时处理。对申请人提出的防雷行政许可申请,在受理阶段,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气象行政许可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做出相应处理;在审查阶段,将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公开、公正、公平地做出审查决定。 四、首办负责制。首先接办防雷行政许可申请项目的窗口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全流程跟踪防雷行政许可申请的办理情况,包括申请人权利告知、一次性补正告知,受理、转交、通知办理结果及文书送达等相关事项。 五、规定时限内做出行政许可决定。防雷装置检测认定的审批,对于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依法6日内做出书面决定;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认定的审批,对于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依法10日内做出书面决定;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的审批,对于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依法5日内做出书面决定。 六、严格中心市委、市政府有关行政审批“隔离带”制度,和涉企检查备案制度,不搞多头检查、重复检查。 七、陈述申辩权利告知。申请人对气象行政机关实施的防雷行政许可有异议的,有权进行陈述、申辩或者要求相关办理人员进行解释。 八、救济途径告知。申请人对气象行政机关作出的防雷行政许可不服的,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者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九、监督电话:0722—3221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