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淡水湖水位严重偏低
湖区生态生活遭严峻考验
新华社5月25日电 站在岳阳洞庭湖大桥下,一眼望去是干涸开裂的湖床和死去的鱼,湖床上的裂缝可伸进一只拳头,而昔日碧波荡漾的岳阳渔港码头也成了“烂泥塘”。洞庭湖区边一滴水也没有的水塘随处可见。 这就是今年以来的持续干旱给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带来的影响。洞庭湖水位5月11日曾降至21.74米,创历史同期最低。罕见极低水位让渔业资源大受影响,部分渔民甚至因此外出打工。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年份。位于这一区域的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水位和面积严重偏低,给湖区生态和百姓生活带来严峻考验。 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同样不断 “瘦身”,容积一度仅有7.4亿立方米,为历史同期均值的13%。记者在鄱阳湖边的鄱阳县、余干县、安义县等粮食主产县采访发现,大片早稻田缺水干裂,成片的农田因缺水无法栽插一季晚稻。 同样,位于江苏与浙江交界处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区和太湖南部地区河道水位也较常年大幅度降低,部分大中型水库已接近死水位,流域部分区域出现较为严重旱情。截至25日8时,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平均水位为12.14米,在老子山等四个站点水位比24日下降0.02-0.03米,再创新低,已接近死水位。 水位的迅速降低也给几大淡水湖的生态带来严峻考验。 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研究员认为,鄱阳湖严重缺水,湖区水生植物生存空间大面积缩减,沉水植物将遭遇灭顶之灾。同时,因为干旱,占鄱阳湖鱼产量50%左右的鲤鱼、鲫鱼的繁殖受到较大影响。鄱阳湖特产银鱼的产卵场同样遭遇干旱,银鱼进入不了湖汊繁殖。江西省渔政部门表示,今年鄱阳湖渔民将面临渔业捕捞急剧减少,生活困难的境地。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区雨水仍较少。几大淡水湖来水少的状况短时间内还将持续,旱情不容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