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都合力抗旱浇地20余万亩
投入抗旱劳力2.4万余人 资金680多万元
本报讯 记者唐天才、刘诗诗报道:“前段日子,自家打了9米深的水井,这两天下过雨,水井里有了水,暂时不用担心吃水问题。”近日,曾都区府河镇冯家畈村村民陈菊清说。目前,该镇已投入8万元抗旱资金,新建3个泵站和8口水井。该镇去年动工的安全饮水工程新庙水厂于下个月底就可投入使用,能解决附近10个村1万余人的饮水问题。 随着旱情的加剧,曾都区各“三万”工作队将抗旱保苗作为进村入户的重要工作内容,指导群众抗旱自救。 “曾都区劳动就业管理局了解到我镇的旱情后,在横山村七组援建一座提灌站,可解决附近160亩农田的灌溉。”万店镇工作人员介绍。 曾都区南郊办事处长岭岗村95%以上的堰塘干涸,目前该村一座口径5米、深18米的水井刚刚建成,可解决六七百人的饮水和灌溉难题。在该村的一处山冈上,几根水管从村民的院内牵出,原是村民从自家水井引水灌溉,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来到南郊柳树淌社区,一辆洒水车正往油茶田里运水灌溉。“打不到地下水,我们就从周边拖水来灌溉。”据区林业部门介绍。 截至目前,曾都区共投入抗旱劳力2.4万余人,投入资金680多万元,启动固定泵站210多处,累计抗旱浇地22万多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