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帝神农文化极具开发价值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谈寻根节
本报记者 许享红 徐斌 参加辛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祖大典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次日在考察大洪山间隙,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谈了“寻根”的话题。 “寻根是一种经济文化的创意。”厉无畏说,“文化开发利用要突破一个观念问题,不要认为文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对立的,只要通过好的创意,就可以把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还有一个身份——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长期从事产业经济、数量经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特别是在创意产业理论研究领域,被誉为“中国创意产业之父”。 厉无畏说,如果你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可爱可敬的形象,就可以与市场对接了,市场接受了,大众就接受了。例如,张家界演绎民间故事“刘海砍樵”的音乐歌舞剧《天门狐仙》、开封根据《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都非常成功,文化得到了传承,文化资源也得到了保护和光大,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应的放大。 “历史文化开发需要大胆创新,甚至‘无中生有’。”厉无畏说,“比如,中国有很多地方有‘龙城’之称,但是江苏常州能够抓住‘龙城’来做文章,他们建恐龙园,江苏没有恐龙啊,于是他们以恐龙为主题,打造了一个融博物、科普、娱乐、休闲及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园。” 厉无畏十分看好炎帝神农文化的开发利用前景,他建议随州乃至湖北,将农耕文化文章做足做大。他说炎帝神农文化极具开发利用的价值和空间,炎帝神农有八大历史功绩,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的地方,比如神农尝百草,随州乃至湖北,可以打好“中医中药”组合牌,可以与现代中医药产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寻根节后,要持续开发利用,寻根不是目的,寻根是寻文化的“根”,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弘扬炎帝神农文化,让文化枝繁叶茂,促进经济大树参天、丛林繁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