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肖伏清在全市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廉政谈话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2010年3月份以来,市委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陆续任用县处级领导干部112人次。在此,我代表市委和市纪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祝贺! 按照会议日程安排,这次廉政谈话安排参观了随州市看守所和湖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签订廉政承诺书,交流学习体会,内容比较丰富。根据党内监督制度规定,今天我在这里同大家进行一次集体谈心。虽然大家工作来自在不同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在不同的岗位担负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但总体上讲你们都是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是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推进工业兴市、践行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者,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生改善等各项任务的主要执行者,手中或大或小都掌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权力,能否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各项事业的成败。在这里,我们要根据党纪条规和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以及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要求提醒大家,越是在重要的岗位,越是要居安思危,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尤其是要努力做到谦虚谨慎、大胆工作。 一、谦虚谨慎、大胆工作,必须坚持“学”字为先,把勤奋学习作为终身追求。 学习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从我党历史看,善于学习,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不断变化的实际,是党始终成为领导核心的重要武器。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学习是前进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典范。”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作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 2006年,新华社刊发了温家宝总理同文学艺术家谈心的新闻稿。在谈心时,温总理说,前不久,访问欧洲前接受欧洲几大媒体记者采访时,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总理引用六段诗章回答了这个问题,回答得很有水平,体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风范。一是左宗棠23岁时在新房门口贴的一幅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二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三是郑板桥的《竹》中的两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四是宋朝张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五是艾青1938年写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六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里的话,后来作为他的座 右铭,死后刻在墓碑上:“有 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 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 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 越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 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 道德定律。”总理回答之后, 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使众多外国记者对总理刮目相看,对中国刮目相看。记者把这些诗文连同采访内容用两个版面在 《泰晤士报》刊登,而且中国的诗文全部用中文,并对诗文的作者、文章、年代注释得清清楚楚,还用半个版面刊登了一幅屈原的水墨画像。温总理说后来他听在英国的华侨说,《泰晤士报》用中文刊登中国的诗文是很少见的。这篇新闻稿我看了好多遍。试想,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爱民的情怀,他能精彩地回答这个问题吗?能为我们这个大国更多的增光添彩吗?“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在学习的多元结构中,把自己打造成学习的“螺旋体”,不断地学习,永不懈怠地学习,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成功的阶梯。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