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涝急转的“祸首”是季风
新华社6月10日电 中央气象台10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贵州南部、广西北部和西部、湖南中北部和西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西北部、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西北部有大雨或暴雨,其中,安徽南部、湖南东北部、广西北部等地局部有大暴雨。 “所谓旱涝急转,就是某一地区或流域发生较长时间干旱时,突遇集中强降雨,引起河水陡涨,客水入侵、内水难以及时外排的现象。”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林建说。 在常年的4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开始增多,并逐步进入明显多雨期。而今年1月至5月,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51.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近期的强降雨导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短时间内由抗旱转为防涝。 “造成这种现象的‘罪魁祸首’是季风。”林建说,季风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尽管今年季风爆发时间偏早,但中期出现中断。现在季风加强,急流加强,副高北面有弱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对峙,出现了对流性降水。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段丽表示,造成前期持续少雨的气候背景主要有两方面。首先,去年7月形成的拉尼娜事件一直持续到今年4月衰减并结束,海洋环流的变化导致春季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明显偏弱,副热带高压偏弱,位置偏东,不利于热带水汽向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 此外,今年春季欧洲和俄罗斯中部出现持续的高气压异常活动,而东部为低气压环流。这种大气环流形势导致强冷空气频繁入侵我国,抑制了热带暖湿气流向北推进,无法形成有效降水。 专家分析,目前,水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北方有冷空气扩散南下,冷暖空气交汇的地方位于长江流域附近,从而在近期会给这里带来明显降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