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六类疾病“青睐”媒体人
年纪轻轻“过劳死”让人心痛。媒体人关注时事,也要关注自身健康

  西方心理学家将当代人的工作紧张程度划分为10级,级数越大越紧张。其中,媒体记者与飞机驾驶员、领航员并列第三,为7.15级,仅次于8.13级的矿工和7.17级的警卫人员。
    从以往医院体检过的新闻媒体人员来看,多数媒体记者不能按时睡觉起床、饮食不规律,经常加班,在奔波在采访等,因此颈椎腰椎疾病、腕管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消化系统疾病、失眠、眼部疾病等多发。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颈椎腰椎病
    记者、编辑由于赶稿、编稿、查资料,长时间对着电脑,活动量少,如果坐姿不正确或不注意劳逸结合,脊椎、肩关节、腰椎过度负重,附近的肌肉处于高张力牵伸状态,久而久之就会脖子僵硬、腰背酸痛。
    对策:练练“隔墙看戏操”。
    专家说,最好每隔半个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多练练“隔墙看戏操”,对脊椎关节、纵向肌群是一种综合锻炼,对缓解久坐人群的颈椎、脊柱、腰部不适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手段。
    具体做法如下:身体挺直站立,将头、颈、背、腰、臀、腿部拉直,下额向前上方伸、挺胸、收腹,两腿直立,两脚尖朝前、脚跟提起。足跟抬起,双手叉腰,下额上抬,双目远看前上方,脑门用力向上拔直,如“隔墙看戏”一般。全身用尽全力挺拔,使颈部有紧张感,保持2~4分钟。
  腕管综合征
    长期操作电脑,长时间手持照相机、摄像机等,都会引发腕管综合征。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单手或双手感觉无力,手指或手掌有麻痹或刺激僵硬感,手腕疼痛,伸展拇指时不自如且有疼痛感等。
    对策:缓慢弯曲手腕10秒钟。
    专家建议,工作期间应经常伸展和松弛操作手,可缓慢弯曲手腕,每小时反复做10秒钟,或每小时持续握拳10秒钟。
  下肢静脉血栓
    采访、处理稿件,要么需要长时间站立,要么需要久坐,对腿部血管危害很大。久坐久站肌肉收缩减少,使得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久而久之诱发静脉曲张,甚至是危及生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对策:不妨踩踩“缝纫机”。
    专家说,最好每坐一段时间就站起来走一走,活动一下下肢,做做下蹲动作。实在没有时间,可做一些原地类似踩缝纫机踏板的运动等。一定要多喝水,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液黏稠。
  消化系统疾病
    记者外出采访常不能按时就餐,还要熬夜赶稿。编辑要常常熬夜编稿、剪片子。应酬时吸烟、喝酒难以避免。当这些成为一种常态,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胃病就缠上了媒体人。
    对策:重视正餐忌生冷辛辣。
    专家说,一定要重视按时就正餐。少吃油炸、腌制、生冷刺激的食物。多进食牛奶、鸡蛋、豆类食物及水果。不要让胃部受凉,以免产生胃痉挛。
  失眠
    记者忙着找选题、采访,熬夜写稿子,编辑夜晚编稿子,长期紧张状态,加之连续熬夜,生物钟被打乱,很多媒体人往往会失眠,或者出现 “晚睡强迫症”。
    对策:运动+按摩可促睡眠。
    专家说,睡眠是最好的营养剂,哪怕能打个盹儿,也能为人体的细胞提供养分。晚上快走10分钟,有助于改善睡眠。不妨食用一些莲子、百合,饮菊花茶等,可以安神。
    还可以按摩头顶的百会穴、后脑勺的风池穴以及脑部的太阳穴,都有助于促进睡眠。
  眼部疾病
    记者、编辑长期对着电脑,很容易出现视疲劳、眼压高、干眼症等三种眼部问题。
    对策:隔20分钟放松一次眼睛。
    专家说,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胡萝卜、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利于保护眼睛。
    此外,用枸杞子泡水喝或服用杞菊地黄丸也能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眼部没有疾病最好不用眼药水。最重要的一点是,工作时每隔20分钟朝室外看一下,放松眼睛,也可做眼保健操,按摩放松眼部。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六类疾病“青睐”媒体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8 版:生活顾问】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