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IC电话:风光不再 何去何从
作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街头的IC电话亭,曾经以方便、经济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时候,只要有一张IC电话卡,亲情、友情、爱情就可以在这里维系着;遇到意外状况的时候,人们还能用IC电话免拨打“110”、“119”、“120”等紧急电话。可如今,它的风光早已不再,甚至遭到严重破坏,没了听筒,少了按键……曾经“春风得意”的IC电话亭如今已是“伤痕累累”,那么市民是否还需要IC电话的服务?IC电话的未来在哪里?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A
  损毁严重少人问津
    十几年前,IC电话曾经风靡一时,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在手机普及之前,IC电话以其方便、实惠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记得在IC电话最流行时,身边的亲朋好友基本人手一张IC卡,出门在外,有个啥急事需要打电话,在街上走几步就能找到一部IC电话。我还特别喜欢集IC电话卡,各种画面,像集邮的感觉。”市民刘小姐笑着回忆往事。
    在短暂的辉煌过后,IC电话逐渐步向了“没落”。记者从电信部门了解到,随州城区目前有IC卡电话207部,集中分布在随城几条主干道上。6月8日上午,记者在随城街道看到,不少电话亭及话机破损严重,有的电话亭内IC电话机已“不翼而飞”;有的电话显示屏被涂抹刮花,无法看清数字显示;有的电话亭全身都贴满了 “牛皮癣”广告……在青年路,记者发现一处的IC电话机身上落着厚厚的灰尘,听筒已发粘,电话亭内壁及电话机机身被乱涂乱画得一塌糊涂。电信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造成IC电话损毁严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恶意破坏,公用电话亭几乎成了部分人发泄情绪和打发无聊的目标;二是电话亭是采用各种金属和有机玻璃造成,由于有机玻璃可以卖钱,因此有犯罪分子不惜砸烂电话亭,偷走相关材料去卖钱。随州城区平均每周有1-2起电话亭被损毁的现象发生,有的电话亭半个月内被损毁3次,维护人员往往疲于奔命。
    而一些能够正常使用的IC电话机也是少有人问津。记者观察到,就算是位于解放路、烈山大道等市中心人流量较大路段的几个IC电话亭,在记者驻足的30分钟里,如织的行人中,不少人拿着手机边走边聊,匆匆而过,没有看到一个人去使用IC电话。
    和IC卡电话亭一起衰败的,还有IC卡的销售。“原来卖得还挺好的,一天卖好几张呢。”一位做了多年卡品销售生意的王女士说,“现在几天都卖不出一张,好多人早就不卖了。”在一家报刊亭内,记者见到了一些在角落的IC卡,老板介绍,七八年前,IC卡真的挺受欢迎的,因为话费相对便宜,所以几乎人人手中都有IC电话卡,销得特别好。后来由于受到手机的冲击,IC卡的销售情况明显下降,每周只能售出几张小面值的。现在情况就更差了,很少会有人来买,同行都已经转变经营思路,把电话卡代售方向转到手机话费充值上了。
  B
  何去何从各有说法
    IC卡电话业务量在持续下降,而维护成本在不断增加,记者从电信部门了解到,当前维修一座公用电话亭最低需费用1000元,损害严重的需要1500元到2000元才能修复。2010年仅随州城区IC电话的维修费就高达12.69万元,IC电话业务处于严重亏损状况。
    IC电话是拆是留,何去何从?对这样的问题,市民也给出不同的答案。“谁还用那个啊,站在路边儿,冬天冷,夏天晒。而且经常有车和行人来往路过,说话也听不清楚,再说现在手机和小灵通都普及了,基本是人手一机甚至有的是人手多机了。即使手机没电了,也可以去打收费的公用电话嘛。”提及IC电话,一位姓张的市民这样表示。
    “以前手机没有普及的时候,我经常使用IC卡打电话,因为方便实用,走到哪里都能找到IC卡电话亭,不过现在手机普及了,自然就没有打IC卡电话的必要了。”在路边等车的一位先生调侃地说道,“多年前,要是哪个IC卡电话亭没人打电话,那叫稀奇,现在稀奇的是居然有人在IC卡电话亭里打电话。”
    然而也有市民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IC电话仍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某公司职员陈先生表示,虽然如今IC电话的使用率的确大不如前,“但遇到突发事件,比如说手机没电,要拨打110、119之类的特殊电话的时候,IC电话还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另外,像一些外来打工的人,如果要给家里打长途电话,用IC卡打电话更划得来。”
    外地来随务工的贺女士也表示,用IC卡打电话 “实惠着呢”:10元面额的IC卡,用七八折的价格就能买来,长途一分钟才一角钱。贺女士不仅不赞成拆除,还建议电信部门加大维护的力度。
  C
  IC电话期待转身
    记者从电信部门获悉,由于移动电话的普及,近年来市民对IC电话使用的需求逐年减少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目前IC电话受到了市民的冷遇,但是电信部门也不会因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减少而打算撤除IC公用电话。
    电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IC电话亭是一个城市里必备的公共设施之一,展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发挥着它独有的社会效用。公司设置IC卡电话亭的主要目的不是用于盈利,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公益服务性的通信设备,为市民提供方便。因为IC电话亭在用户手机没电,或者急需拨打110、119、120特殊号码时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由于用IC卡资费便宜,打长话每分钟都只要1角钱而且无漫游费,在我们这个城市里仍然存在IC卡电话的部分使用人群,例如外来务工人员、出差者、军人学生等人群,作为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效益。
    记者从网上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科技已经开始运用到IC电话亭上,比如太阳能电话亭,集电话、电脑、手机充电等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业务亭等,它们将为市民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服务。或许有一天,IC电话也会恢复往日的风采,但是无论是普通的电话亭还是未来的新型电话亭都属于公众设施,都要靠广大市民来共同维护和爱惜。本报记者 王 松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IC电话:风光不再 何去何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9 版:都市焦点】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