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沪高铁降速运营有多方面原因
新华社6月13日电 此前媒体报道京沪高铁最高运行速度是350公里,最高可达380公里,但是现在公布的运营时速是300公里,实为降速运营。对此,胡亚东说,关于京沪高速铁路开通初期的运营速度问题,确实是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首先,京沪高速铁路是按照350公里的技术标准建造的,这一次我们在开通前进行的初步验收、联调联试和安全评估,也是按350公里的标准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一次在京沪高铁开通初期确定了300公里的商业运营速度,不是由于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不达标、安全不可靠所确定的。 其次,一条重要的新的高速铁路,确定什么样的商业运行速度,既要考虑它的建设标准,也要考虑它采用什么样的运行模式和运营之后的经济技术比较。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第一次采用了两种速度等级和两种票价的运行模式。采用这个模式的目的,就是让旅客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坐快一点的车,也可以选择坐慢一点的车。这样一种开行的方案,势必就造成快一点的车和慢一点的车在同一条线路上、同一个区间里面用不同的速度在行驶,这就产生了速度差。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慢的要给快的让路。如果这种避让过多的话,就会影响线路的能力和运行的速度。那么,速度差越大,避让越多,影响就越大。 经过测算,时速350公里和250公里混合开行,它的效率比300公里和250公里混合运行模式要低20%左右。 另一方面,一条铁路的开通运营也要进行充分的经济和技术的遴选。经过多方的测算和验证,我们认为在目前运营管理的条件下,采用时速300公里的运营速度在电力消耗以及动车组、线路等主要设备设施的损耗和寿命周期上,要明显优于350公里的运营时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