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蜱虫的防治
  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殷华超
  
    蜱虫在夏天较活跃。蜱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蜱虫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重要的是蜱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微生物,可带来多种疾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传播:
    一是蜱虫叮咬过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体,便随之将病原体传染给人体,引发疾病。蜱虫叮咬人体时,并不会有疼痛的感觉,仅会造成局部皮肤的充血、水肿,不仔细检查还不容易马上发现,因此有一定隐蔽性。
    二是直接接触危重蜱虫疾病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也能传播这类疾病。可以说在传播疾病方面,蜱虫与人类的关系仅次于蚊子。
    一般来说,蜱虫生活在野外草丛,本身在大自然中有自己的生态圈,人类感染正是因为闯入了这个生态圈。蜱虫本来是叮咬野生动物的,现在很多老百姓都在自己家的宠物身上发现蜱虫,十分紧张,但并不是所有蜱虫都会传染病疾病,是否感染取决于蜱虫是否带有感染体,就像蚊子传染疟疾和登革热,也并不是所有被蚊子叮咬过的人就会得这些传染病,所以大家不要过分恐慌。蜱虫是可以防治的:
    一是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注意卫生的清洁和打扫,尤其注意个人卫生的养成,及宠物的卫生,要注意给宠物定期洗澡,梳毛,避免蜱虫的寄生。
    二是应尽量避免在蜱虫类容易出现的地方,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
    三是采取身体防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2岁以上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一定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处理: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退出。烫蜱虫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请医生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蜱虫的防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健康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